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任职:物理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性别:男
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博士
所在单位:物理学院
学科:等离子体物理
办公地点:物理楼402办公室
联系方式:86-411-84708983
电子邮箱:zxwang@dlut.edu.cn
个人简介Personal Profile
王正汹: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青、国家优青
团队主页: http://cts.dlut.edu.cn/
一、国内外奖励及荣誉:
[1] 担任国家磁约束核聚变(ITER)计划重大专项项目首席科学家
[2] 担任国家磁约束核聚变(ITER)计划重大专项项目责任专家
[3] 担任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科技委员会委员
[4] 担任中国科学院合肥等离子体物理所第四届EAST科技委员会委员
[5] 担任第一届中国磁约束聚变能大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6] 担任中国物理学会旗舰期刊《Chinese Physics Letters》编委
[7] 担任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专业期刊《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编委
[8] 担任国际托卡马克物理研究组织(ITPA-MHD)专家
[9] 担任中国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物理分会召集人
[10] 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11] 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12] 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17年全国20人获奖)
[13] 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14] 获得全国“蔡诗东奖等离子体物理奖”
[15] 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16] 获得国家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
[17] 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18] 获得宝钢教育奖
[19] 获得辽宁青年五四奖章
[20] 获得辽宁青年科技奖(十大英才)
[21] 获得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
[22] 获得“辽宁特聘教授”称号
[23] 获得大连青年五四奖章
[24] 获得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支持计划”杰出青年科技人才
[25] 获得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支持计划”领军人才
[26] 获得大连市“优秀专家”称号
[27] 获得“国际爱因斯坦奖”
[28] 获得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博士后奖励基金
[29] 获得亚太等离子体物理学会“杰出青年科学家奖”
[30] 获得英国皇家物理学会(IOP)颁发的“高被引作者奖”
[31] 获得2022年瑞士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银奖“An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stabilities in nuclear fusion device”
[32] 获得2024年瑞士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人工智能助力核聚变能量约束”
二、发表论文:
长期致力于磁约束核聚变等离子体物理的理论、数值模拟、人工智能研究,并且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程序。在托卡马克磁流体不稳定模式等研究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在《美国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国际著名SCI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研究成果被美国、欧洲、日本等国际同行在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和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期刊上正面评价。
[1] 关于新经典撕裂模不稳定性的研究工作被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主办的权威期刊Nuclear Fusion选为封面文章,这是我国首篇发表在该期刊上的封面文章,并被选入 2015年度highlights(当年全球共12篇)
[2] 关于等离子体旋转与新经典撕裂模的大规模模拟工作,2017年再次被Nuclear Fusion选为封面文章
[3] 模拟美国DIII-D聚变装置上快粒子不稳定性的研究工作,2018年被美国物理联合会著名期刊Physics of Plasmas选为封面文章
[4] 关于微观不稳定性的大规模模拟工作,2018年再次入选Nuclear Fusion的highlights(当年全球共8篇), 并且被英国皇家物理学会(IOP)评为 TOP 1% most-cited paper
[5] 关于高能粒子驱动不稳定性的大规模模拟工作,2019年再次入选Nuclear Fusion的highlights(当年全球共14篇)。
[6] 采用自主开发的大规模磁流体程序MDC,模拟研究对新经典撕裂模协同控制的物理机理。2020年 Nuclear Fusion - Open Access 原文链接 ht 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1088/1741-4326/ab61d5
[7] 王正汹教授的博士生杨三祥同学作为第一作者,发表于《Nuclear Fusion》期刊的“各向异性的捕获高能粒子在自由边界环形电阻等离子体中激发的环向阿尔芬本征模”文章,荣获获得英国皇家物理学会(IOP)“2021年中国高被引文章奖”。
[8] 王正汹教授团队开发的“基于机器学习的核聚变湍流输运预测”人工智能平台,2022年12月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授权的“华为技术认证书”。
三、指导研究生:
目前已指导十余名博士毕业生和数名硕士毕业生。
[1] 博士生范冬梅在2014年日本九州大学举行的第四届亚太核聚变能量输运会议上获得唯一“最佳墙报奖”,是该核聚变国际会议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博士生。
[2] 博士生王玮获得了2016年度日本物理学会优秀发表赏(奖),整个等离子体领域共4人获奖,这是该奖项在近三年内唯一一次由中国研究生获得。
[3] 王辉辉(2014年博士毕业)担任第一完成人的“率先阐明多物理量条件下误差场锁模定标的物理规律”成果,作为国家大科学装置“人造太阳”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合肥等离子体所)的重要成果,入选了2021年中科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类”重大成果。同时,叶程(2017年研究生入学)是该成果主要完成人。http://cts.dlut.edu.cn/dynamics/dynamics14.html
[4] 由(日欧)国际聚变能源研究中心(IFERC:International Fusion Energy Research Centre)主导的超级计算机数值模拟项目(CSC:Computational Simulation Centre)颁发了2021~2022财年“杰出研究课题奖”(Award of Excellence use),以表彰该超算中心在年度运行中取得显著成绩的课题及其负责人。团队培养的博士毕业生、现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工作的王玮副研究员获此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