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任职:Director,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Fine Chemicals
其他任职: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性别:男
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博士
所在单位:化工学院
学科:应用化学. 精细化工. 化学生物学
办公地点: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部校区化工实验楼F-202#
http://peng-group.dlut.edu.cn/
联系方式: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部校区化工实验楼F-202 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区凌工路2号,大连116024 Tel: 0411-84986306; Fax: 0411-84986292;课题组网址:http://peng-group.dlut.edu.cn/
电子邮箱:pengxj@dlut.edu.cn
其他联系方式Other Contact Information
课题组网址 : http://peng-group.dlut.edu.cn/
个人简介Personal Profile
彭孝军,精细化工专家。大连理工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1962年生。1982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化工系,1986年和1990年在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专业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90-1992年为南开大学有机化学专业博士后。随后回到大连理工大学任教至今。2001-2002年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有机化学系和美国西北大学化学系做访问学者。20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8年被评为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2016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作为第一完成人,获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2006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5年起连续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光驱动智能分子及其产品工程的研究:
1. 信息光学功能材料研究:从分子内激发态释能调控基础研究理论出发,研制出激发态自猝灭性染料,提升染料的光稳定性,用于喷墨打印、柔性偏光片、滤光片等研制。其中纳思达喷墨打印染料墨水规模化应用,年产通用墨盒已达6500万套,出口率>80%,形成了国际认可的技术体系。“大幅面数码喷墨打印染料及应用”研究获2006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 生物荧光识别材料研究:研究光学智能识别和智能响应的有机分子功能体系,构建的含共轭氨基的七甲川近红外菁染料,“由于大Stokes位移、强荧光和高的稳定性,使得氨基取代七甲川菁染料,具有其它近红外染料所没有的优越性”,该母体结构作为平台分子被广泛应用于荧光识别染料设计,为获取生命体系的定量信息提供了新途径,获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3. 医学靶向诊疗染料研究:研究细胞和体内对生物标准物的靶向性,设计出多种分子识别的荧光探针和光动肿瘤治疗光敏剂,包括体内活性物和肿瘤标志物识别、肿瘤光动治疗靶向性等。所研发的血液细胞荧光试剂,用于迈瑞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系统创制,2011年定型生产,近三分之一出口,成为我国少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高端临床基础设备之一。该成果获2020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团队成员Research Group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染料分子功能调控“创新研究群体
经过三代大连理工大学染料学人的传承和发展,群体现含杰青3人,是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优秀实验室)的骨干力量。近五年来,群体将染料研究从长期从事的纺织印染领域,拓展到信息、生命等新兴领域用染料的分子功能调控。揭示了染料激发态单线态和三线态耦合共振能量转移的规律,实现了激发态寿命数百倍的延长,找到了十倍增大上转换效率的方法;建立了激发态电子转移内转换体系,解决了数码喷墨打印染料的耐候性难题,实现了大规模产业化应用;构建了染料基团转动能量耗散内转换和荧光识别新体系,解决了血细胞的核酸荧光响应和分类计数的多个染料性能难题,实现了产业化应用。为使我国在喷墨墨盒和新一代五分类血细胞分析系统领域成为国际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性能优良的少数国家之一,做出了重要贡献。发表SCI论文407篇,IF>9的论文30篇;SCI他引6478次。荧光染料识别与响应调控研究,获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