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任职:物理学院党委书记
性别:男
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博士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物理学院
学科:等离子体物理
办公地点:物理楼402办公室
联系方式:86-411-84708983
电子邮箱:zxwang@dlut.edu.cn
个人简介Personal Profile
王正汹: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青、国家优青
一、国内外奖励及荣誉:
[1] 担任国家磁约束核聚变(ITER)计划重大专项项目首席科学家
[2] 担任国家磁约束核聚变(ITER)计划重大专项项目责任专家
[3] 担任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科技委员会委员
[4] 担任第一届中国磁约束聚变能大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5] 担任中国物理学会SCI期刊《Chinese Physics Letters》编委
[6] 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7] 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8] 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17年全国20人获奖)
[9] 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10] 获得全国“蔡诗东奖等离子体物理奖”
[11] 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12] 获得国家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
[13] 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14] 获得宝钢教育奖
[15] 获得辽宁青年五四奖章
[16] 获得辽宁青年科技奖(十大英才)
[17] 获得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
[18] 获得“辽宁特聘教授”称号
[19] 获得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支持计划”杰出青年科技人才
[20] 获得大连青年五四奖章
[21] 获得“国际爱因斯坦奖”
[22] 获得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博士后奖励基金
[23] 获得亚太等离子体物理学会“杰出青年科学家奖”
[24] 获得英国皇家物理学会(IOP)颁发的“高被引作者奖”
二、发表论文:
长期致力于磁约束核聚变等离子体物理的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并且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程序。在托卡马克磁流体不稳定模式等研究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在《美国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国际著名SCI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研究成果被美国、欧洲、日本等国际同行在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和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期刊上正面评价。
[1] 关于新经典撕裂模不稳定性的研究工作被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主办的权威期刊Nuclear Fusion选为封面文章,这是我国首篇发表在该期刊上的封面文章,并被选入 2015年度highlights(当年全球共12篇)
[2] 关于等离子体旋转与新经典撕裂模的大规模模拟工作,2017年再次被Nuclear Fusion选为封面文章
[3] 模拟美国DIII-D聚变装置上快粒子不稳定性的研究工作,2018年被美国物理联合会著名期刊Physics of Plasmas选为封面文章
[4] 关于微观不稳定性的大规模模拟工作,2018年再次入选Nuclear Fusion的highlights(当年全球共8篇), 并且被IOP评为 TOP 1% most-cited paper
[5] 关于高能粒子驱动不稳定性的大规模模拟工作,2019年再次入选Nuclear Fusion的highlights(当年全球共14篇)
[6] 采用自主开发的大规模磁流体程序MDC,模拟研究对新经典撕裂模协同控制的物理机理。2020年 Nuclear Fusion - Open Access 原文链接 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1088/1741-4326/ab61d5
三、指导研究生:
目前已指导十余名博士毕业生和数名硕士毕业生。
[1] 博士生范冬梅在日本九州大学举行的第四届亚太核聚变能量输运会议上获得唯一“最佳墙报奖”,是该核聚变国际会议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博士生。
[2] 王玮获得了2016年度日本物理学会优秀发表赏(奖),整个等离子体领域共4人获奖,这是该奖项在近三年内唯一一次由中国研究生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