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栏目

    吴锋

    •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 性别:男
    • 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 学位:博士
    • 所在单位: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
    • 学科:计算力学. 流体力学. 动力学与控制
    • 办公地点:大连理工大学1号综合实验楼506室;
      手机:13940846142;
      常用邮箱:wufeng_chn@163.com
    • 电子邮箱:vonwu@dlut.edu.cn
    访问量:

    开通时间:..

    最后更新时间:..

    屠呦呦青蒿素的发现,及科研启示

      
    发布时间:2020-10-15   点击次数: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浙江宁波人。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发现者。这些抗疟药拯救了数    百万人的生命,为亚洲南部、非洲和南美洲等热带发展中国家的人改善了健康状况,被认为是20世纪热带医学的显著突破。

     

      学术荣誉:

       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该年度的临床医学界最高奖项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成为首位问鼎该奖的中国人。

       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因在研制青蒿素等抗疟药方面的卓越贡献,与威廉·C·坎贝尔、大村智共同被诺奖委员会授予该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三人发展出针对一些最具毁灭性的寄生    虫疾病具有革命性作用的疗法”,屠呦呦独享其中一半奖金。她是历史上第三位因疟疾研究获奖的人、首位华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首位亚洲及华人女性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得主,也是    首位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且在中国大陆进行研究工作的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得主,以及第十一位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双得主。

       2017年1月9日,中国国务院将2016年度中国科学界最高荣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赵忠贤院士与屠呦呦研究员两位科学家。屠呦呦由此成为第一位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女性获奖者和非两   院院士获奖者。

     


    1、什么是疟疾

    疟疾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万年以前, 科学家在一块古近纪的琥珀化石里发现了携带疟原虫的蚊子. 我国在3000多年前就已有疟疾。流行的记载, 是先秦两汉时期主要的流行病之一。

    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感染病例和死亡人数多,攻克难度大。科研的硬骨头。

    2、青蒿素的发现过程。

        523项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商请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会同前国家卫生部、前国家化学工业部、前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 于1967年5月23日在京召开“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会议”,讨论确定3年研究计划, 开发防治疟疾药物, 并组建了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由于这是一项紧急军工项目, 为保密, 以开会日期为代号, 称之“523”任务. 到1969年筛选的化合物和包括青蒿在内的中草药有万余种, 但未能取得理想结果.

     

        1969年1月,屠呦呦以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的身份参与523小组的科研任务。仅靠一己之力,发现青蒿素。整理古籍,古方,地方志,访谈各类大夫和人民来信。

     

        科研思路:调研文献,访问名中医。

    (ⅰ) 接受任务.

    (ⅱ) 收集梳理中医药防治疟疾的古今方剂和药物资料.

    (ⅲ) 初期的实验研究(1969~1970年). 说是研究组, 其实研究初期仅有屠呦呦一个人, 最先是配合其他“523”研究组、为解决具有抗疟活性的常山碱所致呕吐的副作用, 寻找减毒、合适的配伍中药. 1969年5月起, 他们开始制备多种中药的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1969年7月, 中研院中药所决定屠呦呦、郎林福、余亚纲3人前往海南疫区.(此时的药物对动物有效,临床试验之后,发现对人没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否定)首次做的青蒿乙醇提取物, 其疟原虫抑制率为68%。

    (ⅳ) 青蒿抗疟活性化学部位的发现. 在反复研读文献过程中, 葛洪《肘后备急方》治疗寒热诸疟方中“青蒿一握, 以水二升渍, 绞取汁, 尽服之”的描述, 给了屠呦呦新的启迪.

     

        青蒿中的有效成分也许与提取温度有关系, 并且想到只有嫩叶才能绞出汁来, 可能还涉及药用部位的问题. 于是又重新设计了以乙醚低温提取青蒿的研究方案, 果然发现青蒿乙醚提取物表现出了较高的抗疟活性, 进一步的分离工作显示, 青蒿乙醚中性部分才是抗疟有效部位.

    1971年10月4日, 药物研究序号为第191号(又简称为91#)的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 展现了令人振奋的结果, 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100%, 这是青蒿素发现最关键的一步.

        再去疫区临床试验时发现有毒副作用,屠呦呦亲自试药。之后就是对青蒿素的提纯、量产和提取方法的创新,在投入使用前还进行临床安全性实验。

    3、青蒿素的意义

    据WHO 2015年《世界疟疾报告》, 由于防灭蚊措施推进、诊断技术发展和ACT的应用, 疟疾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明显降低.

    2015年比2000年发病人数下降18%.

    2015年比2000年疟疾发生率下降了37.8%.

     

    2015年比2000年死亡人数下降48%. 其中儿童因疟致死人数下降58%.

     

    WHO 2015年《世界疟疾报告》估测, 从2000年到2015年使全球620万人避免死于疟疾, 其中, 590万人是5岁以下的儿童.  在2015年12月该年度报告发布会上, WHO全球疟疾计划负责人阿隆索(Pedro Alonso)博士指出: “目前世界上治疗疟疾的最有效药物为青蒿素, 由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于1972年发现并成功提取. 青蒿素的使用, 成功地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4、科研过程的启示

    1)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科学素养,必须严谨再严谨;

    2)要对科学问题进行充分的调研,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

    3)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不怕失败的勇气和耐心;

    4)要培养爱国情操和对事业的热情。


    Reference:

    [1] 袁亚男.姜廷良.青蒿素的发现和发展。《科学通报》2017年第62卷第18期:1914 ~ 1927

    [2]《屠呦呦传》.人民出版社. 2015

    [3] 李国桥.青蒿素的历史现状和展望. 杭州市科协、杭州市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市委党刊《杭州》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102期“杭州科学大讲堂”上的演讲.

    [4]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W411a7d9?from=search&seid=10594636570519150029【化学实验】屠呦呦的诺奖之路@油兔不二字幕组

    [5]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7x411k7Z2?from=search&seid=10594636570519150029【CCTV】大家 屠呦呦 一株小草的力量(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