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性别: 男
毕业院校: 大连工学院
学位: 硕士
所在单位: 环境学院
电子邮箱: yangfl@dlut.edu.cn
开通时间: ..
最后更新时间: ..
点击次数:
论文类型: 会议论文
发表时间: 2007-08-19
卷号: Vol.21
页面范围: 635-636
关键字: 常压化学气相沉积法;模板法;活性炭纤维;二氧化钛;催化活性
摘要: 二氧化钛等多孔金属氧化物在多相催化、太阳能电池、传感器以及光电元件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如何制备得到可控表面形态和孔壁结构的二氧化钛成为研究的热点。模板法具有可控制备,操作简单等优点得到普遍的关注。常用的模板有表面活性剂、阳极氧化铝、生物材料、活性炭等。活性炭纤维具有发达的微孔孔隙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吸附速率和吸附容量,目前普遍作为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良好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胶粘法、离子团簇束法等方法得到的二氧化钛/活性炭纤维复合催化剂,其比表面积一般小于100m2/g,负载的二氧化钛多呈团簇或者粒子状,炭纤维的模板作用未得到很好地利用。最近福州大学以活性炭纤维为模板,采用无水溶剂(乙醇、甲苯)及超临界二氧化碳浸渍法方法获得了微观形貌为纤维状的高比表面积二氧化钛。化学气相沉积法易于控制,操作简单,化学稳定性好,纯度高且易于复合,通过控制气相沉积的条件,即可制备得到符合要求的催化剂。本文尝试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过程中不使用有机溶剂,也不利用超临界条件,制备高比表面积二氧化钛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