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性别:男
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博士
所在单位:化工学院
学科:化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办公地点:1. 西部校区D段楼305
2. 环境生命楼3-403
联系方式:Email: liutq@dlut.edu.cn QQ: 343028655
电子邮箱:liutq@dlut.edu.cn
扫描关注
超疏水表面有滑移时的层流换热分析
点击次数: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发表时间:2010-03-15
发表刊物:化工学报
收录刊物:EI、PKU、ISTIC、CSCD
卷号:61
期号:3
页面范围:594-600
ISSN号:0438-1157
关键字:超疏水表面;滑移速度;传热系数;热阻;结构参数
摘要:在考虑速度滑移的前提下,对于圆管形微通道内温度边界层充分发展的恒热流量对流传热,推导了速度和温度分布表达式,并进一步得到对流传热系数和Nusselt数计算式.此外,还针对超疏水表面不同结构参数下的滞留空气层,提出了超疏水表面的有效导热模型,推导出超疏水表面不同结构参数下的热阻.最后将传热系数与超疏水表面热阻进行耦合,得出超疏水表面有效传热系数及其与超疏水表面结构参数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超疏水表面上流体的滑移使得管内温度更加均匀,传热系数或Nusselt数有所增加,恒热流条件下最多可以增加1.8倍;超疏水表面热阻随肋间距和肋高的增加而增大;超疏水表面的表观传热系数随肋间距或孔宽的增加而显著降低,随肋高或孔深的增加,表观传热系数也降低,其幅度与肋间距以及肋高与肋间距之比有关;各种结构参数条件下均存在表面滞留空气层的临界厚度,在此厚度以下表面有效传热系数不低于普通表面无滑移时的数值.因此,需要综合考虑超疏水表面的结构参数,包括肋高、肋间隙等,才能使超疏水表面有利于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