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秉权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性别:男

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硕士

所在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科:思想政治教育.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

办公地点:马克思主义学院2号办公楼

电子邮箱:bingquanjiang@dlut.edu.cn

扫描关注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招生信息

点击次数:

招生年份:2023

招生类型:硕士研究生招生

招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招生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

招生专业备注:本单位内按当前专业划线。本单位内按当前专业排序录取

招生专业简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的学科,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的传播和发展特别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同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该专业毕业生适合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研究,在党政机关、高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该专业从1984年起开始招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2006年获得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同时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本硕士点现有硕士生导师7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1人,教授29人,副教授19人,具有博士学位比例90%以上。学院五年来,共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8项,其中,中宣部马工程特别委托项目1项,重点项目3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2项,一般项目18项,其它省部级项目近60项;原校党委书记王寒松教授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1项,原校党委书记王寒松作为第一首席专家、院长洪晓楠教授作为首席专家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马工程”特别委托项目)1项,洪晓楠教授2019年完成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20再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杨慧民教授获批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师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在人民出版社出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道路文库”系列专著12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等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62篇,其中权威期刊论文30篇,CSSCI论文229篇,外文论文28篇(其中SSCI论文4篇、SCI论文1篇);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青年奖(著作类)1项、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7项、全国党建理论研究成果奖2项、全国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奖1项、其他省部级奖励15项;获得市级以上领导批示、机构采纳30项;学院教师参与编写中宣部理论读物6篇。学院在科学研究方面实现历史性新突破。
本专业下设8个二级学科方向,并已形成多个有特色有优势的研究领域: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优势研究领域包括:(1)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科技革命研究;(3)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潮;(4)历史唯物主义专题研究。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优势研究领域包括:(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道路;(2)中国特色政党建设理论与统一战线理论;(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研究领域包括:(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教学研究;(2)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前沿问题研究;(3)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4)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
4、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优势研究领域包括:(1)全球史视角下的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研究;(2)中国现代化新道路历史经验研究;(3)东北现代化进程与社会变迁研究。
5、国外马克思主义的优势研究领域包括:(1)国外马克思主义流派研究;(2)国外马克思主义代表性人物研究;(3)国外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研究
6、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优势研究领域包括:(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史研究;(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
7、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的优势研究领域包括:(1)习近平党建思想研究;(2)党的领导与执政研究;(3)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
8、中国共产党外交思想和国际战略的优势研究领域包括:(1)习近平媒体外交思想与中国国际战略研究;(2)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思想的历史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