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s:
Year of Admission:2023
Admission Type:Master Degree Candidate
Department:物理学院
Specialized Courses:等离子体物理
Admissions Professional Note:(主校区)物理学院0702物理学一级学科一起划线。本单位内按当前专业排序录取
Brief Introduction Of Major Of Admissions:等离子体是由电子、离子及中性粒子组成的复杂物质系统,遍布宇宙,也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等离子体物理主要研究在电磁场作用下带电粒子的产生过程和运动规律,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等离子体技术已在微电子、新材料、环境、能源、空间、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半导体芯片制造、磁约束核聚变等领域的重要应用,契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我校等离子体物理专业分别于1993年和1998年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具有一级学科下博士后流动站。该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并设有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该专业现有教授23人、副教授17人、讲师1人,其中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该专业目前与国外多所大学和研究单位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其中包括联合培养研究生、实习等。近5年,该专业共培养硕士生超过150人、博士生100人左右。
该专业近5年分别承担了国家磁约束聚变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科研任务近100项,并在低温等离子体物理、大气压等离子体物理、聚变等离子体物理、托卡马克边缘等离子体物理、聚变等离子体与壁材料相互作用及低温等离子体应用技术等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近5年该专业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Nuclear Fusion、 Plasma Sourc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高水平的研究论文超过300篇。
该专业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低气压等离子体物理、大气压等离子体物理、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物理、托卡马克边缘等离子体物理、聚变等离子体与壁材料相互作用、粒子束及电磁波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工业等离子体建模与仿真、低温等离子体应用技术等。
该硕士点指导教师:宋远红*、王正汹*、王友年*、王德真*、丁洪斌*、朱爱民*、刘悦*、孙继忠*、李寿哲*、温小琼*、梅显秀*、桑超峰*、刘永新*、戴舒宇*、高飞*、胡章虎*、杨德正*、王丰*、张钰如*、魏来*、李聪*、张权治*、海然*、宋健*、张家良、陆文琪、牟宗信、闫慧杰、赵书霞、张佼、栾其斌、孙宏恩、赵凯、吴鼎等。
注:“*”为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