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性别:男
毕业院校: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学位:博士
所在单位:土木工程系
学科:结构工程.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扫描关注
基于塑性铰模型的钢筋混凝土桥墩地震损伤评价
点击次数: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发表时间:2009-01-01
发表刊物:工程力学
收录刊物:Scopus、EI、PKU、ISTIC、CSCD
卷号:26
期号:4
页面范围:158-166
ISSN号:1000-4750
关键字:钢筋混凝土桥墩;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 塑性铰模型; 损伤指标; 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摘要:塑性铰模型已被日本JSCE、美国Caltrans、新西兰NZS和中国(征求意见稿)等国家的桥梁抗震规范采纳,用于评价钢筋混凝土桥墩的位移(延性)
能力.随着基于性能/位移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相继提出了残余位移、极限曲率及曲率延性系数、纵筋和混凝土的最大应变、纵筋低周疲劳损伤等桥墩地震损伤量
化指标.选用5种常用塑性铰模型,通过数值分析和试验数据对比研究了利用塑性铰模型对上述损伤指标进行估计的准确程度及主要影响囚素.结果表明:塑性铰模
型计算的滞回曲线及残余位移和试验结果十分接近,但会高估桥墩最终破坏时纵筋的最大拉应变,低估核芯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变:对剪跨比lambda≥8的(高
)桥墩计算的极限曲率小于试验值,可能会导致偏于不安全的设计结果;在最人加载控制位移相同条件下,加载方式对上述损伤指标的计算结果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