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性别:男
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博士
所在单位: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
学科:生物与纳米力学. 工程力学. 计算力学
办公地点:力学楼508
联系方式:13709863539
电子邮箱:yushen@dlut.edu.cn
扫描关注
鼻腔气道三维重建和气流流场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点击次数: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发表时间:2007-12-05
发表刊物: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收录刊物:CSCD
卷号:21
期号:23
页面范围:1057-1059
ISSN号:1001-1781
关键字:成像,三维;气流动力学;鼻腔
摘要:目的:探讨鼻腔气流流场与鼻腔气道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CT对25例健康中国人鼻腔气道进行表面三维重建和有限元剖分,设定边界条件后求解Navier-Stokes方程,分析通气量为10 L/min时吸气相的气流流场.结果:①5例以双侧鼻腔通气为主,气流主要流经总鼻道中部;20例以一侧鼻腔通气为主:在主要通气侧气流主要经过总鼻道中、下部,在非主要通气侧气流主要经过总鼻道中部.②气流速度在鼻阈,总鼻道中部、下部主要通气侧和非主要通气侧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嗅裂,中、下鼻道双均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主要通气侧流速在鼻阈最快,在总鼻道中部、下部次之,在中、下鼻道,嗅裂最慢;非主要通气侧气道各部位流速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10 L/min时总鼻道中、下部起主要通气作用.②鼻阈、下鼻甲、中鼻甲依次对进入鼻腔的气流进行有效、合理分流,鼻周期可能与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