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涟涟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性别:女

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博士

所在单位:建筑与艺术学院

学科:城乡规划学

电子邮箱:liulianlian@dlut.edu.cn

扫描关注

论文成果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论文成果

步行区已经过时了吗?

点击次数: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发表时间:2010-08-19

发表刊物:国际城市规划

收录刊物:ISTIC

卷号:25

期号:4

页面范围:9-12

ISSN号:1673-9493

关键字:大型步行区使得城市中心适宜新的生活方式;成功的步行区;新生活方式

摘要:20世纪70年代早期,步行区成为德国一种成功的发展模式.1975年,笔者提交的一份调查报告首次完整全面地论述了德国步行区的结构和应用前景.该调查报告将步行区的研究重点立足于各城市中心的经济和社会功能,区别于当时普遍在工程方面的论述.本着将代表城市历史特性(场所精神)的、高端品质的公共开放空间作为域市居民"生活空间"这一目的,1972年慕尼黑首先确立起一个具有广范意义的步行区的崭新标准.由街道和广场形成的日益增长的步行区网络环境(一些案例城市的步行区网络长度达到6km~10km)有劝于将购物区转变为依托于后工业时代的新生活方式,成为具有多种娱乐和文化活动的城市休闲中心,而购物便为其中之一.大约40年后,可以说,步行区对帮助城市中心抵御美国式机动化和郊区零售业扩张的风险起到了巨大作用.步行区甚至鼓励了现代购物中心普遍地在城市或地区中心落户.欧洲城市中心的幸存不是通过保持过时的城市结构,而是通过主动适应一个具有多功能的"欧洲域市"的典型模式,即一个功能与使用者混合的良好环境氛围.对于市民以及游客而言,城市中心即为所在地的标志.也正如笔者在对来访者的调查中所显示的,健康的城市中心是一个本身能够不断学习、不断自省、不断完善的"生命体".慕尼黑是最著名的案例,同时还有许多其他城市也是如此,例如波恩、弗赖堡、哥廷根、汉诺威、纽伦堡和雷根斯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