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 Kefeng
Professor Supervisor of Doctorate Candidates Supervisor of Master's Candidates
Gender:Male
Alma Mater: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egree:Doctoral Degree
School/Department: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Discipline:Theory and New Technology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Business Address:Institute of Electrostatics and Special Power
Contact Information:shangkf@dlut.edu.cn
E-Mail:shangkf@dlut.edu.cn
Hits:
Year of Admission:2023
Admission Type:Master Degree Candidate
Department: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
Specialized Courses:电气工程
Admissions Professional Note:本单位内按当前专业划线。本单位内按当前专业排序录取
Brief Introduction Of Major Of Admissions:电气工程是研究电的自然属性的一门学科,是包括电能的生产、传输、分配、使用和控制技术与设备的工程领域。
电气工程学科主要研究:电能生产、传输及其使用全过程中,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安全可靠经济的运行与自动控制、市场化运营等所涉及的科学与工程技术;各类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运行、测量和控制等相关方面的科学与工程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电能作为现代最主要的二次能源,其生产和传输的规模越来越大,这就要求面向电能生产和传输而形成的“电力工业”的运行与管理技术要不断提高;同时,电能的生产、传输、使用及其控制设备,也在不断的发展、更新,向智能化、成套化、高效能方向发展,逐步与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相结合,形成新型的电工技术与设备,因此本工程领域与电子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控制工程、材料工程、机械工程、仪器仪表工程、动力工程、航天工程等领域均有紧密的联系。
大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强,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较高声誉的专家,形成了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近年来,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重点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军队以及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众多项目课题,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学科特色和优势主要有:
(1)能源互联网中重大装备的智能化研究,包括智能电器、直流输电技术、柔性输电技术、电机控制、高电压新技术、储能技术等研究方向,智能电器方向是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研究方向,科研实力在国内处于一流地位。该学科方向承担多项国家重点项目。
(2)资源环境领域的电工新技术,包括放电等离子体技术、特种电源技术、静电应用技术等研究方向。其中放电等离子体技术、特种电源技术等科研方向在国内外具有很好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该学科方向承担多项国家重点项目。
(3)面向电力电子装备的绿色电能变换与高可靠控制研究,主要包括无线电能传输、电力电子系统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轨道交通电力牵引、高密度大功率电能存储、智能机器人与运动控制、混沌技术及其在电能变换中的应用、电气节能与电能质量控制、楼宇自动化与数字化变电站设计等,该领域研究方向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该学科方向承担多项国家重点项目。
(4)清洁能源并网与运行控制研究,主要针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与交直流混联环境下的电力系统调度、运行、控制、评价等问题展开研究,在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性能评价标准的制定工作、电网节能发电调度运行系统、面向区域电网的大规模复杂水电系统应用软件等方向上承担多项国家重点项目。
(5)跨省跨区域水电系统调度、多能互补调度及电力市场方向,包括超大规模复杂水电系统优化调度、清洁能源电力市场、多能互补研究和开发,致力于超大规模复杂系统优化、不确定性优化建模、风险分析、智能调度、大数据挖掘、云计算、电网/流域企业高级应用软件集成等问题研究和工程实践,该方向紧跟国家重大需求,承担多项国家重点课题和基金,与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辖属区域/省级电网、流域集控中心等央企有长期合作,依托工程实践项目可以进行科学、系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6)氢能及其系统集成,包括化石能源-新能源-储能耦合仿真与规划理论、研究核能产热制氢、电解水制氢等过程控制、制氢/储氢装备开发、系统集成等关键科学问题、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储能技术集成与应用,研究电网级储能调峰调频技术及管理、分布式储能技术集成及应用、电化学储能装备与并网、储能电站并网检测与运维等关键技术。改方向紧跟国家重大需求,承担多项国家级项目。
本学科以国际前沿学科为参照系,重视国际化办学和学术交流,与多个国外知名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进行研究生联合培养,组织短期学术交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多次邀请境外专家学者来本学科讲学及合作科研。本学科在国民经济主战场上发挥着产学研结合的优势,课题研究方向均有应用背景和经费保证,毕业生在社会上享有良好的声誉,学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百分之百。
大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科拥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辽宁省重点学科(电机与电器)。学科科研实力强,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较高声誉的专家,形成了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硕士学位授权点,按照电气工程一级学科招生、培养和授予学位。
商克峰,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大气压放电等离子体新技术的理论及应用研究,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青年/面上基金、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获中国电力科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两篇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期刊上的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其中一篇并入选ESI热点论文;两篇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的论文获IOP(China)高被引论文奖,其中一篇同时入选2021年度PST最具影响力论文。欢迎对高电压、放电等离子体技术等相关领域感兴趣的学生报考研究生。
近年发表的部分代表性论文:
1. Shang Kefeng*(通讯作者), Wang Xiaojing, et al. Synergetic degradation of Acid Orange 7 (AO7) dye by DBD plasma and persulfate.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7, 311: 378-384. JCRQ1,ESI高被引论文。
2. Shang Kefeng*(通讯作者), Morent Rino, et al. Degradation of sulfamethoxazole (SMX) by water falling film DBD Plasma/Persulfate: Reactive species identification and their role in SMX degradation.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2, 431: 133916. JCRQ1。ESI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
3. Shang Kefeng* (通讯作者), Morent Rino, et al. Plasma 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sulfamethoxazole in water with Fe/Mn-LDO catalyst: Performance and mechanism.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025 , 360:131145. JCRQ1。
4. Lv Bowei, Shang Kefeng* (通讯作者), et al. Generation of Reactive Species and Sulfamethoxazole Degradation in a Surface Packed‐Bed Discharge Reactor. Plasma Processes and Polymers,2025: e2400272. JCRQ1。
5. Shang Kefeng*(通讯作者), Li Jie, Morent Rino. Hybrid electric discharge plasma technologies for water decontamination: a short review.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9, 21(4): 043001. JCRQ3.2021 & 2022 IOP(China)高被引论文奖;2021年度PST最具影响力论文。
6. Shang Kefeng*(通讯作者), Wang Meiwei,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volume-surface DBD reactor: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ozone production and benzene degradation. 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 2019, 53(6): 065201. JCRQ2。2023 IOP(China)高被引论文奖。
7. Shang Kefeng*(通讯作者), Li Wenfeng, et al. Degradation of p-nitrophenol by DBD plasma/Fe2+/persulfate oxidation process.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019, 218: 106-112. JCRQ1。
8. Shang Kefeng*(通讯作者), Ren Jingyu, et al. Successive treatment of benzene and derived byproducts by a novel plasma catalysis-adsorption proces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Chemical Engineering, 2021, 9(4): 105767. JCRQ1。
9. Ren Jingyu, Jiang Nan, Shang Kefeng*(通讯作者), et al. Synergistic degradation of trans-ferulic acid by water falling film DBD plasma coupled with cobalt oxyhydroxide: Performance and mechanism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9, 372: 321-331. JCRQ1。
10. Peng Bangfa, Shang Kefeng*(通讯作者), et al. Evolution of three-electrode pulsed surface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primary streamer, transitional streamer and secondary reverse streamer. Plasma Sourc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0, 29(3): 035018. JCRQ1。
11. Shang Kefeng*(通讯作者), Wang Ning, et al. Gene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ong-lived active species in a water falling film DBD reactor. Plasma Chemistry and Plasma Processing, 2021, 41(1): 477-491.JCRQ2。
12. Cao Wudi, Shang Kefeng*(通讯作者), et al. Degradation of Benzene by a Falling Film Gas–Liquid Phase DBD Plasma with Persulfate. Plasma Chemistry and Plasma Processing, 2023,43: 247–260. JCRQ2。
13. Shang Kefeng*(通讯作者), Fu M, et al. Interaction effect of adjacent pores on plasma generation inside pores of porous catalysts. 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 2023, 56(44): 445201. JCRQ2。
14. Mengji Fu, Shang Kefeng*(通讯作者),et al. Generation of air discharge plasma in the cavities of porous catalysts: a modeling study.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3, 25(2): 025402. JCRQ3。
15. Shang Kefeng*(通讯作者), Feng Xi, et al. Efficient Degradation of Sulfamethoxazole via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Produced from Activated Peroxymonosulfate by MgCoFe-LDO Catalyst. Catalysis Letters, 2024,154 (12): 6606-6620. JCRQ3。
主持和参与的部分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577011),气-液两相复合放电等离子体激活过硫酸盐降解难矿化VOCs及其产物气溶胶的效能和机理,2016/01-2019/12, 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977024),双源供电的沿面-体介质阻挡放电诱导催化剂孔内微放电的生成及净化VOCs应用研究,2020/01-2023/12,主持。
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E0300106)、国家科学技术部,CFETR N-NBI ICP稳态离子源设计与实验验证,2017-2022年,参与。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477025)、国家自然基金委,大气压马尔特效应增强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物理与化学活性及其脱除挥发性有机废气应用,2015-2018,参与(排名第二)。
5.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E2012501026),流光等离子体耦合TiO2纳米管异质结降解VOCs的催化耦合机制研究,主持。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51008052),纳米二氧化钛晶型对其催化臭氧活性的影响机理研究,2011/01-2013/12,参与(排名第二)。
专著、译著
1. 郭瑾,杨忆新,商克峰等。水和废水除微污染技术(译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年。
2. 邵涛,严萍。《大气压气体放电及其等离子体应用》,科学出版社,2015年(参与编写第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