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得到个称赞     给我点赞
  • 教师姓名:李宏
  • 性别:
  • 主要任职:Professor/Ph. D & Master Supervisor
  • 电子邮箱:Hong.Li@dlut.edu.cn
  • 职称:教授
  • 所在单位:土木工程系
  • 学位:博士
  • 学科:岩土工程
  • 毕业院校:东北大学
  • 办公地点: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 大连理工大学 建设工程学部 土木工程学院 岩石破裂与失稳研究所 三号综合实验楼 417-1房间
  • 联系方式:手机: 138-89472105 E-mail: hong.li@dlut.edu.cn; 13889472105@163.com
论文成果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论文成果 >> 基于微震监测与数... >>同专业硕导
基于微震监测与数值模拟的大岗山右岸边坡抗剪洞加固效果分析
  • 点击次数:
  •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 发表时间:2013-06-25
  • 发表刊物: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收录刊物:EI、PKU、ISTIC、CSCD、Scopus
  • 卷号:32
  • 期号:6
  • 页面范围:1239-1247
  • ISSN号:1000-6915
  • 关键字:岩石力学;右岸边坡;微震监测;数值模拟;抗剪洞
  • 摘要:大岗山水电站坝址区右岸边坡高、陡,地应力较高,发育有辉绿岩脉、卸荷裂隙密集带及中倾坡外的断层等不利组合体,使边坡岩体的性状急剧下降,在边坡开挖过程中曾出现若干条宏观裂缝,对施工期边坡稳定性构成极大威胁.将实际微震监测技术与符合岩石类准脆性材料本构关系的RFPA3D数值模拟相结合,对抗剪洞加固前、后的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指出边坡开挖过程中岩体空间损伤劣化的微震活动规律和可能发生坡体失稳的潜在滑动面位置.研究结果证实抗剪洞加固措施的合理性,发现经抗剪洞回填混凝土置换处理后的结构体抗剪阻滑力大幅增加,加固后单月发生的微震事件数减少66.4%,边坡安全系数也较加固前增大了51.2%.但由于复杂的坡体结构,使得在边坡开挖过程中仍然存在局部失稳的可能,建议应随着施工作业对剪出口进行锁固,并在后期大坝浇筑过程中对抗剪洞未贯通区域的岩体微破裂情况和卸荷裂隙带XL-316与f231断层交界处的岩体变形情况进行重点监测.
  • 发表时间:2013-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