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成果
介质阻挡放电脱色酸性橙II 废水的动力学及脱色物化效应
  • 点击次数:
  •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 发表时间:2018-09-21
  • 发表刊物:高电压技术
  • 收录刊物:EI
  • 文献类型:J
  • 卷号:44
  • 期号:9
  • 页面范围:3009-3015
  • 关键字:介质阻挡放电;酸性橙Ⅱ废水;反应动力学常数;物化效应;反应活性物质
  • 摘要:气-液两相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对废水电导率较不敏感,因此电极施加电压和放电气隙成为影响放电强度及废水中污染物降解的两个主要因素。以酸性橙Ⅱ(AO7)废水为对象,考察了电极施加电压、放电气隙等因素对DBD装置放电特性及AO7降解动力学的影响,分析了DBD降解AO7的主要物化效应。结果表明:高压电极引发的丝状放电通道随电压升高、放电气隙减小而增多,且丝状放电通道在接近液面时出现明显的分支现象;AO7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施加电压升高、放电气隙减小可提高AO7降解的反应动力学常数。放电气隙为6 mm,峰值电压从15 kV分别升高2 kV和4 kV,反应动力学常数可提高4.45倍和5.67倍;电极施加电压为17 kV,放电气隙从8 mm减小到4 mm和2 mm,AO7降解的反应动力学常数可分别提高3.51倍和6.67倍。废水的pH值对AO7降解也有较大影响,酸性条件和碱性条件下AO7降解的反应动力学常数较大。分析DBD等离子体降解AO7的物理化学效应,臭氧和过氧化氢等反应活性物质是AO7降解的主要原因。

上一条: Reactive species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oluene destruction in the three-electrode DBD reactor energized by different pulsed modes

下一条: Dry reforming of CH4-CO2 in AC rotating gliding arc discharge: Effect of electrode structure and gas parame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