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性别:男
毕业院校: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学位:博士
所在单位:水利工程系
学科: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结构工程. 水工结构工程
办公地点:建设工程学部综合实验4号楼
联系方式:0411-84707364
电子邮箱:gxwang@dlut.edu.cn
扫描关注
考虑循环软化的非线性动力本构模型在FLAC3D中的实现
点击次数: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发表时间:2016-11-10
发表刊物:岩土力学
收录刊物:EI、PKU、ISTIC、CSCD、Scopus
卷号:37
期号:11
页面范围:3329-3335
ISSN号:1000-7598
关键字:非线性动力本构模型;循环软化;本构模型二次开发;数值试验;有限差分法
摘要:已有震害研究表明,震后边坡会因持续变形而破坏,且伴随着土体强度逐渐降低的现象,即土的循环软化行为.因此,有必要研究考虑循环软化的非线性动力本构模型以用于复杂条件下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在已有的非线性动力本构模型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循环软化的处理方法.同时,在FLAC3D平台上实现了本构模型二次开发,并通过了理论公式与已有文献中试验数据的验证.结果表明:计算出的骨干曲线与理论公式一致,且计算出的动剪切模量比及阻尼比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能够克服Hardin-Drnevich模型和Davidenkov模型在较大应变处(>0.01%)过高地估算阻尼比的缺陷;考虑了循环软化后,计算出的剪切强度有明显降低,且当遇到骨干曲线剪应力可以连续地过渡到软化后的主干曲线上,模型的收敛性较好.所开发的本构模型可为大应变条件下软土场地及边坡地震灾害评估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