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研究成果 >> 论文成果
论文成果

AgY和AgMgY吸附剂吸附脱硫性能的考察

发表时间:2019-03-10
点击次数:
论文类型:
期刊论文
第一作者:
时雪梅
通讯作者:
Guo, X.-W.;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Fine Chemicals,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4, China; email: guoxw@dlut.edu.cn
合写作者:
刘民,郭新闻,宋春山
发表时间:
2011-08-20
发表刊物:
现代化工
收录刊物:
PKU、ISTIC、CSCD、Scopus
文献类型:
J
卷号:
31
期号:
8
页面范围:
50-53
ISSN号:
0253-4320
关键字:
噻吩;AgY;AgMgY;吸附脱硫
摘要:
采用液相离子交换法制备一系列AgY和AgMgY吸附剂.以噻吩的正辛烷溶液为模型化合物,在小型固定床上考察不同浓度硝酸银和硝酸镁制备的AgY单金属吸附剂和AgMgY双金属吸附剂的吸附脱硫性能.结果表明:当Ag+为0.30 mol/L、Mg2+为0.15 mol/L时,吸附剂的脱硫能力最佳.从穿透曲线可看出:每克AgY、AgMgY吸附剂的最大处理量分别为72、120mL汽油,AgMgY双金属吸附剂的脱硫性能明显好于AgY单金属吸附剂.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程序升温还原(TPR)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对吸附剂进行表征,发现Mg2+的存在(作为一种助剂)提高了吸附剂的L酸含量并使其还原性增强,更有利于吸附.经过再生后的吸附剂,其脱硫能力较新鲜吸附剂相比没有明显的下降.
是否译文:

辽ICP备05001357号  地址:中国·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 邮编:116024 版权所有:大连理工大学


访问量:    最后更新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