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栏目

    杨赫

    •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 性别:男
    • 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 学位:博士
    • 所在单位:化工学院
    • 学科:化学工艺. 热能工程
    • 办公地点:化工实验楼C431
    • 电子邮箱:yanghe@dlut.edu.cn
    访问量:

    开通时间:..

    最后更新时间:..

    青年教师的迷茫与成长

      
    发布时间:2024-09-18   点击次数:

    青年教师的迷茫与成长

    ——2024年学校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培训会上的发言稿

     

    最近,走在校园,不时有老师和我打招呼、祝贺,手机也不断接到祝贺的消息,期刊邀稿,杂志社要给写报道,一切都处于一种“范进中举”般的虚无之中。但其实,入职以来我一直处于一种重围与迷茫中,一直在一种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好结果的坚持中寻觅希望与方向…长时间以来,能够在化工学院站住脚,能站多久,一直是困扰我的问题。

     

    (1)入职迷茫与挣扎

    我博士是能动学院毕业的,当时和现在的研究方向时煤通用热解模型,毕业时我深切地认识到,我的煤热解模型如果要进一步发展,需要和化学、化工知识与研究体系相结合,找工作的过程中尽管当时如果继续等待一段时间,还是有留在能动学院的机会,但是我选择了联系化工学院,胡浩权老师把我收留在了化学工艺系煤化工方向。面试时李杨部长善意提醒我,要仔细考虑怎么和化工结合,虽然当时就有了些心里准备,并觉得我所从事的煤热解模型研究,是与煤化工深度交叉的,专业融合应该不是问题,但后来几年的事实证明,我低估了这一选择的难度…

    五月中旬入职,办完各种手续,借到办公室、买完柜子和桌子,安顿了几天后,作为评委和秘书参加了当年本科毕业设计答辩,答辩过程我认真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明年我出什么毕设题目”。本科生,还没毕业的本科生,毕业设计内容,我没有一个完整的句子能完全理解,涉及的所有化学名词、表征方法我听都没听过。我听都听不懂,我怎么带毕设。特别是我原来是个做计算的,不做实验,可这边都在做实验,不做实验感觉就是没干活,学生不选非实验类题目。

    当时学院规定,讲师在拿到青基后才能带研究生(我2016年入职,2018年才可以带研究生),很多同事当时觉得不合理,不利于年轻人发展,可我当时对这一条一点质疑都没有,因为我心里清楚,我连本科生都带不了!

    组会,当时是我最痛苦的时刻,研究生的汇报,各种波谱分析、夹杂着不成熟的想法和错误,我完全跟不上,很困,可胡老师坐我对面,我也已经是老师,这么多学生看着,只能强挺着不睡觉。毕业前,我在能动组会,话比我们老师都多,但在那几年里,在化工组会,我一个意见都没提出来过,我啥也不会。特别是关于波谱分析,我在能动只用波谱分析的最终结果作为计算输入条件,从来没见过波谱是什么样子,而这里红外、核磁、拉曼,学生展示的都是曲线,不是我熟悉的数字,我不知道这些是怎么来的。

    胡老师为了照顾我发展,让当时研二的学生找我讨论课题,可我一个都没敢带,因为我都不知道我应该做点什么。

    在这种状态下,当年九月份,我写了一个应该是跟能动和化工语言体系都不兼容的博士后基金申请(当时讲师必须进博士后流动站),没能获批,这个打击其实挺大的,但是对于处于挣扎状态的我并没有多大影响。

    我猜很多人到这时候就该另谋出路,化工很多老师也很怀疑我还能在化工呆多久,很多外校来的老师可能觉得自己是外来户,其实当时我的身份更尴尬,你们是来工作的,我呢,是隔壁的穷亲戚,在自己家里混不下去了,来混口饭吃。有时系里开会,老师们讨论年轻人发展时,我总是惭愧地抬不起头。

    我想放弃,我啥也不会,咋在这呆着,还当老师,学生背后是不是也这么说我的。但是我明确一点,我不会的这些东西有用,对我有用,我的煤热解模型需要和这些我不会的东西去结合,需要这些波谱分析表征方法去验证、去拓展。胡老师,收留了我,我需要证明,他收留我是对的。

    怎么当学生就怎么当老师,大不了就当再读回本硕博(知识上的差距只是读博都很难弥补,得是读本硕博)!学!白天查文献,看同行都在做什么,明确我的模型应该走什么路线。时不时起来从窗口遥望一下被令希图书馆挡住的,看不到的能动学院,告诉自己,回不去了,我是化工人!晚上,看专业书,中文的看不懂,没有化学知识,有机、无机化学都没学过,本科睡的最香的一觉就是在普通化学的课堂上,化学名词不理解,那我就看英文的,我有本英文煤化工教材,在美国联培上课时学过,课上学了2/3,其中1/3和我博士论文直接相关,学会了,我用学会的1/3帮助联想,弄明白了没学会的那1/3,然后自学了另外1/3,再把英语翻译成汉语,和中文书籍对比,把中文教材看懂。

    老师们看出我基础知识不行,在党支部会上,支部书记靳立军老师就带着其他老师一起建议我去听那些讲的特别好的老师的专业课(专业课老师也在场)。当时讲师不需要上课,不上课去听课,我觉得这是给讲课教师们压力,所以我是想听,不敢去听,但是支部这样建议,给了我勇气,积极助课和听课,助不上也跟着听,赖着学。早八,专业课我听不懂,困,那就不吃早饭到教学楼,在自动贩卖机买一瓶冰镇咖啡,一口气喝下去,顶到九点半。

    跟学生学习,我不要求组里其他老师学生叫我老师,我当时更愿意他们叫我师兄,向他们学习、请教,尝试做实验,做不好,但是了解所有实验设备的操作过程。

    在2017年的时候,我的专业语言水平基本接近了化工“行话”,将自己煤热解模型的研究进一步与交联反应机理结合,申请到了青年基金项目,同时也获得了博士后基金。

    在2018年的时候,在胡老师负责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执行过程中,我们发现常用的分峰拟合处理核磁共振波谱表征煤碳骨架结构的方法,全国各家结果差异很大,我们怀疑传统方法有问题,让我开发更好的定量方法。经过一年的思考,发现高频固体13C核磁共振在原理上就是不能用分峰拟合定量的,其核心问题是其中有C-H共价键内外两种极化转移过程,直接分峰两种信号耦合在一起得不到定量数据,因此我提出分离C-H共价键内外极化转移,获得独立于极化转移过程的极化转移初始强度,作为表征的依据,建立了适用于现在主流的高频核磁的煤结构表征方法,之前有过定量处理方法,但是只适用于低频核磁。当时我只做了一个煤,本来想申请点经费多做几个煤进行通用性验证,写了很多次基本科研业务费、辽宁省、大连市的基金申请,但是都没上。后来浙大首先用六种煤进行了通用性验证,法国核磁领域专家也从原理上对方法给予了肯定。我觉得如果有一天我的名字再次被写入哪本教材(现在有一次了,我热解模型的部分工作,被部分写入了国外的科技科专著,要是有第二次的话),这个方法肯定是最值得写进去的东西,它解决了现代高频核磁设备(世界范围内已经没有低频设备)条件下,煤结构的测试问题,没有它,煤学科发展将停滞。但是这个成果申请那些小基金,都申不上…很多年轻老师也和我说过最近遇到了类似问题,都是一样,都经历过,不要太在意。这个问题的解决,耗时一年多,最后解决方案已经不是波谱数据的处理方法,而是更底层的信号形成机理。突破这个瓶颈,困扰我的波谱分析不再是什么问题,目前我已经建立了核磁、红外、拉曼、HRTEM等相互配合定量表征煤和半焦结构的系统方法,我这8年前看到波谱就困的人,自认为已经成为了煤结构定量领域做的比较好的一些人之一。

    这一阶段里,我的模型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我过去关注以燃烧为背景的常压条件下煤热解过程孔结构演变,煤化工中有很多加压过程,压力对孔结构影响很大,但是没有统一的规律和拐点。经过很长时间模型和实验结合的分析,我变化了研究体系,分析了孔结构随膨胀功的变化,发现单位质量塑性体固化后表面积随其承受膨胀功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保持不变的规律,解释了压力通过膨胀功影响孔结构的机理。发现这一规律后,我所建立的煤热解孔结构演变模型,可以适用于不同加热条件下(包括加压热解和气化过程)不同煤的热解过程,取得了通用性。

    这两项成果的形成基本也意味着我在化工站稳脚跟。

     

    (2)评职打击及其沉淀

    这样的成果,没能帮助我顺利的获得副教授的职称。化工学院职称评定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是超过大连理工大学平均水平的激烈。我分别在2019、2020、2022年底三次参加评职,最后凭借2021年取得的面上基金,才在2022年底获得了副教授职称。

    评不上高级职称,对高教教师来讲是十分困难的一种局面。中级职称只能拿一个基金,这么大岁数还是个讲师,科技部项目谁能让我参加,拿到面上,科研项目就没啥可去争取的了。不能评博导,我至今没有博士研究生,攻坚的工作需要自己干,估计我也是很少的没有博士研究生的优青。出去开会,讲师,高龄讲师,不给报告,要么就和博后、和我学生辈的博后放一起做短报告。评优青时,老师们看我成果少,告诉我把邀请报告放上,刚刚评上副教授一年的我只能尴尬的笑笑。

    没评上的这些年,我有很多的怨言,抑郁过,但是它是值得的。没评上时,化工学院当时的党委书记郭新闻老师、还有现在的张文珍老师给我很多鼓励,安慰我要在讲师的岗位上好好沉淀自己的研究成果,说实话,当时有点不理解,后来我发现确实是有必要继续沉淀成果的。

    没有博士,我的负担重,但是我的思考得到了有效的延续。没别的事情可做,我就做我自己的那点事。一般模型研究做到最终结果通用性就行,可以应用是核心目的。没人管计算过程和假设。我通过实验,在微观层面把假设验证了一遍。验证了我自己提出和建立的成对侧链断裂开孔假设和层片堆叠使孔收缩机理,使我的模型,不再仅是计算方法,更接近于一种体系化的理论。除了煤,我还关注了生物质热解过程和半焦气化过程孔结构变化,将模型进行了扩展。函数空间中ABC三个连续区域,函数只在B(煤)适用,函数的可信度并不高,但是函数能在A(生物质)和C(半焦)区域也适用,函数在B区域适用性的可信度是有保证的。我没有办法,没学生、没资源,只有一条线的研究内容,但是我利用这几年讲师时光把这条线变成了一条绳,一条粗绳。

    开会没人理我,我自己也无欲无求,避免了我过早的,为了评点什么去跑会、去勾勾搭搭,我开会更愿意去交流问题,我的关注点还在学术问题上。但是需要扩大学术影响力,如何破局。我自己办线上读书会。分享了我所掌握的煤化学渗透热解模型及其计算代码的理解与使用经验。这个模型是我国外导师创立的,作为少数的能用它来进行模型二次开发的人,我在国内对它有一定的解释权,特别是我国外导师退休之后。我把原来的Fortran版代码写成了Matlab,添加中文注释,然后在教师主页分享,每年还办两次模型和代码使用的培训。另外,我经常让学生针对模型、表征的问题,读一些专著,然后在线汇报,邀请其他学校的老师们给与点评。学习各家模型与表征方法的长处。这些活动,使我在小圈子里,形成了自己的影响力。

    这种够硬的研究成果、真实的学术影响力,以及他们带来的学术自信的提升,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是十分必要的,确实是需要在评不上职的不太好过的日子里充分的沉淀。到2023年初,我刚刚评上副教授,第一次想写优青申报书时,我是有些顾虑不敢写的,因为没听说过谁评上副教授紧接着就评优青,但是长年不太好过的日子里积累的自信,让我决定试一试。后来证明,那是十分必要的,因为那年我37岁,那年不写一次、理清思路,今年写是来不及的。

     

    (3)开拓和维护独立、有特色、成体系的研究

    评优青时,我的成果很少,只有11篇一作SCI,在我写申报书时,我自己觉得这个成果数评优青,就是个笑话。但是我把这个数字给我们学院的专家们看时,都说还可以,我们院长刘涛老师还特意告诉我,不要提一作和二作SCI,就写一作11篇,够了。但是我没有独立通讯,被认为是硬伤,虽然胡老师一再告诉我,可以自己挂通讯,不用带他,但是我觉得胡老师在我的成长和研究中是起到了很大作用的,所以我一直坚持胡老师通讯,这在优青评审时是不利的。但我的成果体现出了独立性。我一直在坚持,不发我们组常发的期刊!我的代表作里没有我们组常发的期刊。我有我的小心思,胡老师业内大牛,我发我们组常发的期刊,可能是由于有胡老师,所以好发,我不想在评副教授时,给人这种感觉。没想到评副教授时小心思没用上,评优青时用上了。我们组常发的就是煤化工领域常发的,我不发我们组发的,我就是不发煤化工常发的,而我又是煤化工著名团队的人,干的也是煤化工的工作,自然让评委觉得我的工作应该是足够独立的,尽管没有独立通讯。加上我所研究煤热解过程孔结构演变模型,确实是煤学科领域都觉得很重要,但是研究难度很大,研究人比较少的。我的工作是有特色的。当我把一根线变成一根粗绳后,这个工作又成为了十分有体系的。我相信是独立、特色、体系,让我在优青函评阶段,在成果数量上看着是个笑话,没有通讯作者文章的情况下,在这种通常来看几乎不可能上会的情况下,进入了会评。

    这是不容易坚持的,我这么干,发文章肯定慢,成果少,这是我上副教授慢的核心原因。这不算啥,想开点就行。学生不理解我,一个不会做实验的老师,让他们做些和别的老师学生不一样的、奇奇怪怪的、不一定有啥结果的实验,他们凭啥做。有学生不理解,和我有过矛盾。我没有博士,每年招两个硕士,有时还招不全,然后再有学生不理解我的意图,我的活咋干。我需要理解他们,也需要他们理解我。我要统一我的小研究团队的思想,反复统一思想,我不断地写鸡汤,给本科生看,也给研究生看,人类社会是建立在想象的共同体的基础上的,那我就构建我和我学生的认识共同体。我保持了我带的研究生、本科生的拼搏精神,他们在一个不会做实验的老师的瞎指挥下,每天晚上10点后离开实验室,不断试错,试出了正确的成果。

     

    (4)捍卫学术生存权、有骨气、争口气

    统一学生的思想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工作是一个庞大的,延续了很多年,并将继续延续很多年的研究体系的一环,让他们明白即使混日子也得好好混,不能让师弟师妹说他掉链子,更不能让师兄师姐说他败家子。关键是不能让他觉得自己的工作,不是做完就完了,需要对后边人负责。我们的研究,我们的小团队就需要一个可持续、安全、稳定的环境中,学生需要小团队活下去,才有努力的基本动力。要在制度范围内,勇于捍卫学校审核通过的我们的学术生存权,这是我们作为一个小的研究团队负责人,作为学生们的老大,应该承担的使命。尊重制度,同时勇于斗争。青年教师,有些时候,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合理的情况,不要害怕,这是生存权的斗争,生存被威胁时的抗争是让对手生畏的,但是捍卫学术生存权的所有行动都需要在制度内进行。

    很多时候,人家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们不能觉得自己不行,我们必须行!

    2020年评副教授没上,我有点不服,我听说当时一个面上项目是副教授晋升教授的起评线,所以当天我就发了朋友圈,我说我要以讲师身份拿一个面上,2021年,我以讲师身份拿到了面上。

    2023年,系里换届,之前我在系里做了一些事务性工作,很多老师觉得我应该在未来的班子里继续发挥一定的作用。系主任要人才来引领,至于副主任,很多老师以及我都觉得应该有我,但是我自己明确,我的性格特点,太强势,不适合当副主任,我当了副主任,估计正主任就没啥事干了,所以就应该没有我。投票时一些老师跟我说,“你这么年轻,得上啊,副主任都不上,以后怎么发展…”,我开玩笑说,“我明年评个人才,当主任!”今年,我上了优青…

    在学校这个环境里,最难的,也是我们每个人最希望得到的,是别人的承认,但是事情往往不会那么顺利,这种时候自己身上的骨气不能丢,时时刻刻记着争口气!要给自己定下几个Flag,然后实现他们!

    很多老师和我说过现在基金申请方面的困难,希望今天能在朋友圈看到大家的Flag,明年拿到青基,明年拿到面上,明年上优青、青长、海优。明年实现他们!

     

    (5)感恩与忠诚

    今天主要是为了给新青椒做一些不一样的思想准备,所以分享了很多不顺利的经历。尽管有不顺利,可能很多老师现在也感受到了一些压力,但是我们应该明确不顺利不是大连理工大学教师成长环境的主旋律。

    化工学院在我寻找职业生涯出发点的时候,收留了我,也确实培养了我,包括那些不顺利也是我成长的一部分。没有那些不顺利,没有双一流专业内应有的激烈竞争,没有我这么快的成长。在每个不顺利的节点胡浩权老师、李杨老师、郭新闻老师、张文珍老师都非常及时的给了我鼓励。我的研究是在加速推进的。

    进优青会评之后,学院和学校都给了我很多帮助,我们院长刘涛老师和科研院娄颖老师亲自一句话一句话给我改PPT。最后时刻,我的ppt还不行,娄老师拍着桌子让我改,时间不够了,她怕我不听话,但我不可能不听话,我感受到的不是娄老师在批我,只有我亲老师在批我时能这样,娄老师把我当他亲学生。大连理工大学人才培养体系,把我们,我们所有人,当成亲学生,无论我们来自哪里,什么专业。

    应该说有时没有被人发现自己做的好,可能还是由于自己做的不够好,当人家看到你足够好时,大家都会帮助你的。我们学校的主旋律是促进和帮助我们成长的。这一点,别人说可能不一定合适,但是成长的并不顺利的我,是有资格下这个结论的。

    “创新,为了活下去,打胜仗”是我在成飞学习时学到的一句话。作为青年教师,目前我们面临着诸多压力,完成学校考核要求的压力,自己辛苦所做工作认可度扩散慢、应用遥遥无期的压力。我们应勇于面对挑战,在困难中,坚持个人和团队特色研究,让我们的学术思想“活下去”,保持科研生态多样性,同时坚持创新,保持研究方向的良性变异,在国家需要时,拿出来,“打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