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s:
Indexed by:期刊论文
Date of Publication:2014-01-01
Journal:材料研究学报
Included Journals:EI、PKU、ISTIC、CSCD
Volume:28
Issue:8
Page Number:594-600
ISSN No.:1005-3093
Key Words:金属材料; 铁基合金;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 团簇结构模型; 成分设计
Abstract:使用团簇加连接原子结构模型研究了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的成分特征, 确定了BCC
Fe-Cr二元基础团簇式[Cr-Fe_(14)](Cr_(0.5)Fe_(0.5)),
其中团簇[Cr-Fe_(14)]是以溶质原子Cr为心周围被14个基体Fe包围的菱形十二面体。根据团簇式自洽放大和相似组元替代原则,
添加V、Mn、Mo、W、Nb和C等合金元素得到2个系列团簇成分式, 无C系列[Cr_(16)Fe_(224)](Cr_8(V, Nb, Mn,
Mo, W, Fe)_8)和含C系列{[Cr_(16)Fe_(224)](Cr_8(V, Nb, Mn, Mo, W,
Fe)_8)}C1。使用铜模吸铸快冷技术制备直径6 mm的合金棒, 将其在1323 K保温0.5 h+水冷, 随后在1023 K保温1
h+水冷。结果表明, 无C系列置换固溶体合金为单一铁素体组织, 含C系列合金的微观组织随着合金化组元种类和含量的不同而变化;
合金的硬度随着组织的改变而改变, 且置换固溶体系列合金的硬度随着合金体电子浓度VEC/R_a~3的增加而单调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