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个人主页 http://faculty.dlut.edu.cn/heyingdut/zh_CN/index.htm
发布时间: 2021-11-26 点击次数:
博士生的第二篇SCI论文录用了!经过了整整十个月的评审,也创下了自己投稿评审的最长纪录。想来个中的经历的确有很多深思的地方。
JMES期刊是第二次投稿。选择它的主要原因是第一次投稿经历比较快。从第1、2次评审意见回来的时间来看也的确如此,1月底投稿,4初初审意见就回来了。不过,其中一位评审专家的意见很尖锐,直接就说,论文工作不过是前一工作的线性延长。回答这样的问题倒不怕,只是时间上真有些捉襟见肘。学生正在紧张准备预答辩,自己也要上课,能否回答透彻,潜词用句是否合适又是一次考验。还好,平日有些点滴思考,4月底在截止日期前把所有的回答和修改都上传了,洋洋洒洒改了不少。第2次意见很快就回来了,让我们小改。心中自然有些窃喜:”不错嘛!胜利在望!“ 这时,学生也顺利完成了答辩,拿到了学位。在这种氛围下的修改真是充满了快乐,有些沾沾自喜了!心想,最多两周,录用的通知就可拿到了。
不过,这样的愿望落空了,一周、两周、三周、一个月、两个月都没有结果,投稿界面上显示的是还在找评审专家。于是,给编辑发了邮件。邮件是回了,但也没什么期待的内容。等吧!若不想撤稿,等就是最好的选择了。终于,在快要忘记,不抱希望的时候,意见回来了!"哦!又是小改!不过,居然15条?!”虽是老兵,但心情也还会随着意见有些起伏。当然,除了沉下心来修改,也别无他法。只是,自己要开会,还要做服务写东西,还要。。。,想一想干不完的事情,心里又有些焦急了。还好!已是博士的学生倒很快,在截止时间前把能写和能改的都写了。又申请延长了一周时间,腾出完整的两天时间终于改好上传了。
这次上传完修改稿后,心理的期待反而少了许多。心想,反正已经拖了很久了。再仔细阅读修改意见时,不禁对评审专家充满敬意:从表述、到语法、到逻辑,每一条都是为了让论文的质量有所提升。那得有多大的耐心和善意呀!我想。为了这样美好的情感交流,今后也一定拿出更好的工作,自己评审时也要更耐心细致!不经意间就被这样激励和感动了。
还有一个小秘密就是自己终于可以交账了。当年自己博士论文答辩时,评审专家说,沸腾模拟没有考虑流动部分。这一问题后来会时常萦绕在脑中,督促自己去想。现在终于加上了,交账了!但时间也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
是,慢慢走,慢慢想,努力和追寻的心不会被阻挡。当然,随风奔跑的感觉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