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性别:男
毕业院校:南京大学
学位:博士
所在单位:环境学院
学科: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
办公地点:西部校区环境楼B405
联系方式:大连市凌工路2号,大连理工大学(西部校区) 环境学院, 邮政编码:116024
电子邮箱:jwchen@dlut.edu.cn
博士生王浩博等人参加“第17届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与健康国际研讨会(ISPTS)”
发布时间:2023-10-03 点击次数:
2023年9月18日至22日,第17届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与健康国际研讨会(ISPTS)在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顺利举行。我院夏德铭博士、马芳芳博士、博士生崔蕴晗、刘文佳和王浩博参加了本次会议,并进行了口头报告和墙报展示。
ISPTS聚焦“瞄准新污染物治理的国家重大需求”关键主题,重点关注持久性和高毒性新污染物的监测方法、来源与归趋、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风险以及治理技术。
马芳芳博士在“Occurrence, transport and fate of PTS”分会场,作了题为“Enhancement of Atmospheric Nucleation Precursors on Iodic Acid-Induced Nucleation: Predictive Model and Mechanism”的口头报告。报告概述了筛查促进碘酸成核前体物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难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QSAR的高效筛查策略,并识别了能够高潜力促进碘酸成核的化学物质。
崔蕴晗以“Systematic measures for reducing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chemicals in consumer products”为主题进行了墙报展示。论述如何以一种系统的方法,为化学品风险防控提供并验证所需数据。包括产品中化学品的流量、存量、释放量、环境浓度以及生态风险。
刘文佳以“Screening Persistent Toxic Substances with Multimodal Deep Learning Models”主题进行了墙报展示。提出使用多模态深度学习筛查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策略,分析了多模态深度学习在毒性预测中的优势,介绍了现有多模态深度学习框架及前沿应用。
王浩博以“Environmental Computational Toxicology for Risk Assessment and Designing Green Alternatives of Persistent Toxic Substances”为主题进行了墙报展示。概述筛查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环境计算毒理学方法。提出基于机器学习辅助分子设计的化学品绿色替代策略。
会议激发了大家对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关注,加深了大家对其监测方法、来源与归趋、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风险的认识。开阔了大家的研究视野,锻炼了英语口语交流和学术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