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钢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性别:男

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博士

所在单位:化工学院

学科:工业催化. 能源化工. 物理化学

办公地点:西校区化工实验楼B525

电子邮箱:liganghg@dlut.edu.cn

扫描关注

论文成果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论文成果

MIL-125和NH_2-MIL-125催化氧化脱硫

点击次数:

论文类型:会议论文

发表时间:2015-10-25

页面范围:1

关键字:MIL-125;NH_2-MIL-125;H_2O_2;氧化脱硫

摘要:氧化脱硫法是具有潜力、经济的一种液体燃料脱硫方法。含钛的多孔固体材料对氧化脱硫反应具有优越的催化性能。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作为由金属离子或金属氧化物簇与有机配体形成的具有高比表面积和高度有序孔道结构的无机-有机杂化多孔材料,近年颇受研究者关注。Dan-Hardi et al.~([1])2009年合成出含Ti MOF材料——MIL-125。本文采用钛酸四丁酯为钛源,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MIL-125和NH_2-MIL-125。通过XRD(图1)、FT-IR(图2)、SEM、Raman等技术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于以H_2O_2为氧化剂、萃取剂存在下,对含有噻吩、苯并噻吩、二苯并噻吩和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等不同硫化物的模拟燃料进行催化氧化脱硫。对于BT、DBT、4,6-DMDBT等大分子硫化物,由于NH_2-MIL-125氨基堵塞孔道,同时其表面酸性位点较少,使得NH_2-MIL-125的催化氧化脱硫性能略低于MIL-125,但其在催化Th氧化脱硫反应中性能大大优于MIL-125(图3)。在以水为溶剂的Th氧化脱硫反应中,由于MIL-125的水热稳定性较差,在反应过程中MIL-125骨架坍塌,失去催化活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