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性别:女
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博士
所在单位:环境学院
学科: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
办公地点:环境学院B617室
联系方式:0411-84706250
电子邮箱:qyy@dlut.edu.cn
利用Mariannaea sp.HJ菌株胞内提取物合成纳米银及其抗菌特性研究
点击次数: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发表时间:2020-01-01
发表刊物:微生物学报
卷号:60
期号:4
页面范围:749-758
ISSN号:0001-6209
关键字:Mariannaea sp.HJ;生物合成;纳米银;抗菌活性
摘要:[目的]近年来,纳米银由于其自身独特的抗菌活性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研究表明纳米银是一种广谱的抗菌剂,其对数十种致病微生物都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相较于传统的合成方法而言,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等优势的生物合成法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方法]本研究利用真菌Mariannaea sp.HJ的胞内提取物合成纳米银,并对其合成条件进行优化调控,还进一步考察了合成的纳米银颗粒的抗菌性能.[结果]胞内提取物浓度350 mg/L、AgN03浓度5mmol/L、pH 7.0为菌株HJ胞内提取物合成纳米银的最优条件;TEM图像表明合成的纳米银颗粒主要为球形和伪球形,分散性良好,无明显的团聚现象;XRD表明合成的纳米银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体结构;通过FTIR分析结果推测提取物中的羟基、羧基等官能团可能参与了纳米银的还原和稳定过程.此外,在本实验条件下合成的纳米银颗粒对革兰氏阴性菌Escherichia coli BL21和革兰氏阳性菌Arthrobacter sp.W1都有较好的抗菌活性.[结论]真菌Mariannaea sp.HJ胞内提取物能合成尺寸均一且分散性良好的球形纳米银颗粒,合成的纳米银颗粒在抗菌方面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