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s:
Year of Admission:2023
Admission Type:Master Degree Candidate
Department:建设工程学部
Specialized Courses:水文学及水资源
Admissions Professional Note:(主校区)建设工程学部0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与(主校区)建设工程学部0815J1流域海岸环境生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起划线。(主校区)建设工程学部0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按照01-03研究方向、04-05研究方向、06-07研究方向分别排序录取
Brief Introduction Of Major Of Admissions:水文学及水资源隶属于“水利工程”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和“水利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拥有“水资源调控与防洪减灾”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学科下设三个研究所:“水资源与防洪研究所”、“水环境研究所”、“水电与水信息研究所”。现有指导教师28人,博士生导师13人。其中长江学者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教授11名,副教授17名,外聘院士3名。
水资源与防洪研究所成立于1986年,一直致力于防洪减灾、水资源配置与调控、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等课题的研究,近年不断从海外引进高端人才开拓新方向,并形成技术过硬、特色鲜明、富有创造力的团队。目前,正与中国水科院、清华大学合作建设遥感与激光雷达等大数据获取分析及防洪减灾模拟平台,以适应新技术发展。重点研究方向:水文预报及水资源量能质多目标调控、防洪减灾及雨洪资源调控、城市防洪与供水系统的规划及管理。近年来,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支撑等科研项目100余项,成果被广泛应用于松花江、辽河等大型流域,北京、天津、大连等重点城市,以及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创新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以上奖励10余项,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超过600篇,其中SCI收录140多篇,EI收录约300篇。正在负责和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松辽流域江河湖库综合调控技术与应用(1758万元)、课题--雨洪利用全过程风险动态控制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西南河流源区供水-发电-环境互馈关系及系统弹性研究、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河库连通下的特大水库群联合调度基础问题研究。研究所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一方面与美国康奈尔大学、伊利诺伊香槟分校、中佛罗里达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等学校形成良好的国际合作,每年均派送学生出国联合培养;另一方面与水利行业管理部门、科研院所、设计院、大型国企等紧密合作,解决国家水文水资源的重大需求问题,为社会输送大批技术与管理人才;研究生就业主要面向中国水科院、南科院、水规总院、水利八大院、水利部、省水利厅等单位。本研究所指导教师18人(教授8人、博导8人):王浩(兼职)、张建云(兼职)、张弛、宋长春、王国利、彭勇、梁国华、何斌、李敏、初京刚、刘海星、叶磊、辛卓航、丁伟、李昱、刘志红、于冰。
水环境研究所以流域、水系和水利工程为背景,从事水利与环境交叉领域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是国内最早专门从事该工作的学术单位之一。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学仪器基础专项项目、面上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973”、“863”项目子课题、教育部重点项目课题等30余项纵向研究课题;同时承担了各部门委托课题40余项。鉴定科技成果3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百余名。研究工作针对我国城镇化和水安全重大需求,通过调查、评价和修复研究,从根本上建立人水和谐关系。研究重点是: 水生态环境保护理论与技术,弱控区雨洪资源化,健康水源工程建设,流域与河流水质净化,流域水驱灾害分析与治理等。水环境研究所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3人,硕士生导师6人。拥有齐全的水生态环境调查、水质检测分析、蒸散发分离监测、水土灾害分析等实验仪器和研究设备,学习办公条件优越,国内外协作广泛,为适应我国水环境治理的重大需求和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研究所指导教师有许士国、徐向舟、陈小强、刘建卫、闫晓惠5人。
水电与水信息研究所是业界领先的超大规模复杂水电系统优化调度、清洁能源电力市场、多能互补研究和开发团队。长期致力于超大规模复杂系统优化、不确定性优化建模、风险分析、智能调度、大数据挖掘、云计算、电网/流域企业水调高级应用软件、电力市场交易平台等问题研究和工程实践。面向双碳目标、电力市场国家重大需求,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以解决企业卡脖子问题为己任,培养跨学科交叉人才,定位于突破未来清洁能源高效利用、电力市场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以水、蓄为纽带,考虑发电、防洪、生态、供水、通航等综合需求,构建以水电基地为依托的国家、区域灵活性调节枢纽技术体系,打造国内外一流的绿色能源智能调控与市场化交易的研究与开发顶级团队,成为行业标杆。主要研究方向为水电系统调度,水资源配置,风光水蓄储一体化多能互补调度,清洁能源电力市场,绿色能源互联智能调控工业应用软件。研究所同时招收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利水电工程、计算机技术应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4个专业硕士、博士生,在内外高校独树一帜,极富交叉特色;学生未来硕博连读可以按照个人兴趣和未来工作规划,跨专业选择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计算机技术应用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实现行业转型。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有来自IBM、大商期货、东软等国内外著名IT企业科研专职人员9人。所长为程春田教授,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已经发表期刊论文300余篇,SCI收录150余篇,ESI论文12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0余项。团队成员每个老师都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最近几年,每年新签央企企业委托项目合同总经费超过2000万元,居于学校团队前列。学生从研一开始就接触和学习到最新的前沿知识,有IT人员系统性的软件前沿技术专业培训,能够到企业一线进行1-2年现场合作研究和开发,可以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教师、学生一起研究和交流,与阿里、腾讯等著名IT企业同台竞技。研究所开发了广泛应用于南方电网、华东电网、浙江电网、云南电网、贵州电网、广西电网、福建电网等央企水电系统优化调度软件,超全国水电总装机的60%,每年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数十亿元;开发了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昆明电力交易系统及零售平台;开发了全国首个节能发电调度系统软件,成为电网核心专业应用软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10项;获日内瓦发明展金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与美国加州大学(UCDavis)Jay Lund美国工程院院士团队、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等国际著名学者有长期合作关系,优秀学生有推荐到海外联合培养机会。毕业学生深受企业、高校欢迎,就业于中国南方电网总部、国家电网总部、水利水电规划总院、电力规划总院、浙江电网、云南电网、湖北电网、华能集团、华电集团、三峡集团等电力行业,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百度等著名IT企业,任教于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著名高校,其中1名学生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本方向欢迎水利水电工程、水资源、数学、系统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计算机技术应用等专业学生报考。虽然未来培养对IT能力是基本要求,但入学对学生计算机能力无要求,入学后将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依托工程实践项目进行科学、系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充分发掘学生潜力和培养学生专业兴趣。研究所指导教师有程春田、武新宇、李刚、廖胜利、申建建、刘本希等6人。学生报考必须填写06、07方向,否则无法进入水电与水信息研究所。
01-03为水资源与防洪研究所研究方向;04、05为水环境研究所研究方向;06、07为水电与水信息研究所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