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性别:女
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硕士
所在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办公地点: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506室
电子邮箱:wxiaowen@dlut.edu.cn
扫描关注
- [101]魏晓文, 王凤志.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J],思想教育研究,2011,05:19-22
- [102]魏晓文, 刘志礼.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民主价值[J],学术交流,2011,4:8-12
- [103]魏晓文.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民主价值的优化[J],前沿,2011,7:4-8
- [104]魏晓文, 田志闯.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和谐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11,3:49-52
- [105]魏晓文, 葛丽君, 朱琳琳.新时期高校民主党派思想政治工作初探[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1:21-24
- [106]葛丽君, 魏晓文, 朱琳琳.我国民主党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14(1):26-28
- [107]魏晓文.社会结构变迁背景下民主党派思想政治工作探析[A],2011,46-52
- [108]魏晓文.当代中国政治生态变迁与参政党民主监督机制创新[A],2011,158-169
- [109]魏晓文, 刘志礼.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中国模式”研究的理性思考[A],2011,138-149
- [110]魏晓文, 朱琳琳.当代中国参政党民主价值探析[A],2011,328-341
- [111]魏晓文, 郝连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研究性教学的价值与条件[J],思想教育研究,2010,10:31-34
- [112]魏晓文, 刘志礼.近期国外的中国模式研究:趋势、困境及启示[J],理论视野,2010,10:13-16
- [113]魏晓文, 王凤志.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研究述评[J],学术论坛,2010,33(10):46-49
- [114]魏晓文."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第七次学科论坛"综述[J],教学与研究,2010,9:95-96
- [115]邹升平, 魏晓文.政府在解决就业问题中能做什么?——瑞典的经验及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10,7:160-164
- [116]魏晓文, 朱琳琳.高校统战工作创新的战略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0,6:9-11
- [117]魏晓文, 葛丽君.新世纪高校统战工作发展趋势论析[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5:51-55
- [118]魏晓文.改革开放以来参政党能力建设的发展与创新[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7(4):9-13
- [119]魏晓文, 刘志礼.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一战线思想探析[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4:38-42
- [120]王刚, 魏晓文.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功能开发探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9,1:201-20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