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东
  • 学位:博士
  • 职称:研究员
  • 所在单位:电气工程学院
教师英文名称:zhang dongdong
教师拼音名称:zhangdongdong
硕士生导师
性别: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所在单位:电气工程学院
电子邮箱:zhdd80@dlut.edu.cn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招生信息
点击次数:
招生类型:
硕士研究生招生
招生学院: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
招生专业:
电气工程
招生专业备注:
本单位内按当前专业划线。本单位内按当前专业排序录取
招生专业简介:
  电气工程是研究电的自然属性的一门学科,是包括电能的生产、传输、分配、使用和控制技术与设备的工程领域。
    电气工程学科主要研究:电能生产、传输及其使用全过程中,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安全可靠经济的运行与自动控制、市场化运营等所涉及的科学与工程技术;各类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运行、测量和控制等相关方面的科学与工程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电能作为现代最主要的二次能源,其生产和传输的规模越来越大,这就要求面向电能生产和传输而形成的“电力工业”的运行与管理技术要不断提高;同时,电能的生产、传输、使用及其控制设备,也在不断的发展、更新,向智能化、成套化、高效能方向发展,逐步与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相结合,形成新型的电工技术与设备,因此本工程领域与电子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控制工程、材料工程、机械工程、仪器仪表工程、动力工程、航天工程等领域均有紧密的联系。
    大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强,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较高声誉的专家,形成了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近年来,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重点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军队以及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众多项目课题,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学科特色和优势主要有:
(1)能源互联网中重大装备的智能化研究,包括智能电器、直流输电技术、柔性输电技术、电机控制、高电压新技术、储能技术等研究方向,智能电器方向是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研究方向,科研实力在国内处于一流地位。该学科方向承担多项国家重点项目。
(2)资源环境领域的电工新技术,包括放电等离子体技术、特种电源技术、静电应用技术等研究方向。其中特种电源技术、静电技术研究等科研方向在国内外具有很好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该学科方向承担多项国家重点项目。
(3)面向电力电子装备的绿色电能变换与高可靠控制研究,主要包括无线电能传输、电力电子系统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轨道交通电力牵引、高密度大功率电能存储、智能机器人与运动控制、混沌技术及其在电能变换中的应用、电气节能与电能质量控制、楼宇自动化与数字化变电站设计等,该领域研究方向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该学科方向承担多项国家重点项目。
(4)清洁能源并网与运行控制研究,主要针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与交直流混联环境下的电力系统调度、运行、控制、评价等问题展开研究,在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性能评价标准的制定工作、电网节能发电调度运行系统、面向区域电网的大规模复杂水电系统应用软件等方向上承担多项国家重点项目。
(5)跨省跨区域水电系统调度、多能互补调度及电力市场方向,包括超大规模复杂水电系统优化调度、清洁能源电力市场、多能互补研究和开发,致力于超大规模复杂系统优化、不确定性优化建模、风险分析、智能调度、大数据挖掘、云计算、电网/流域企业高级应用软件集成等问题研究和工程实践,该方向紧跟国家重大需求,承担多项国家重点课题和基金,与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辖属区域/省级电网、流域集控中心等央企有长期合作,依托工程实践项目可以进行科学、系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本学科以国际前沿学科为参照系,重视国际化办学和学术交流,与多个国外知名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每年派出多名学生在国外进行联合培养、短期学术交流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多次邀请境外专家学者人次来本学科讲学及合作科研。本学科在国民经济主战场上发挥着产学研结合的优势,课题研究方向均有应用背景和经费保证,毕业生在社会上受到普遍欢迎,学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百分之百。
    大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科拥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辽宁省重点学科(电机与电器)。学科科研实力强,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较高声誉的专家,形成了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硕士学位授权点,按照电气工程一级学科招生、培养和授予学位。


电气工程专业指导教师:张晓华*,李国锋*,李卫东*,陈希有*,盛贤君*(女),董恩源*,孙辉*(女),李杰*,廖敏夫*,张莉*(女), 段雄英*(女),袁铁江*,李卫星*,鲁娜*(女),刘东平*,程春田*,孙建忠,董维杰(女),孙长海,刘蕴红(女),李爱魁,张东东,商克峰*,姜楠*(女),白凤仙(女),杨振强,王宁(女),王永兴,刘娆(女),刘钟阳,牟宪民,吕泉,李冠林(女),周玮(女),王志强,王进君,郭源博,章艳(女),齐琛,王振,李杰森,李劲松,张忠。
注:标“*”者为博士生导师。
招生年份:
2022
扫一扫用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