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庆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性别:男

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博士

所在单位:化工学院

学科:化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办公地点:1. 西部校区D段楼305
2. 环境生命楼3-403

联系方式:Email: liutq@dlut.edu.cn QQ: 343028655

电子邮箱:liutq@dlut.edu.cn

扫描关注

论文成果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论文成果

同种异体胚胎神经干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时效性观察

点击次数: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发表时间:2007-03-18

发表刊物: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收录刊物:ISTIC、CSCD

卷号:11

期号:11

页面范围:2091-2093,2097

ISSN号:1673-8225

关键字:脊髓损伤;干细胞移植;神经系统/细胞学;疾病模型,动物

摘要:目的:观察同种异体胚胎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双后肢运动功能的修复作用,并分析其移植时效性.方法:实验于2003-07/08在大连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生物医学实验室完成.①取孕14~16 d的大白鼠1只,引颈处死,剖腹,取出胎鼠,钳取大脑皮质及皮质下脑室旁的脑组织,体外培养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②将30只成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即损伤对照组、早期移植组和延期移植组,每组10只.3组大鼠均制作脊髓横断损伤模型,造成大鼠下肢瘫痪,早期移植组、延期移植组大鼠分别在伤后3 d及3周移植胎鼠脑组织神经干细胞.观察移植后大鼠双后肢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通过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的脊髓组织形态学变化,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是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是神经元特异性蛋白.结果:脊髓损伤建模实验纳入大鼠3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各组大鼠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双后肢的功能恢复情况:早期移植组和延期移植组大鼠双后肢的运动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但早期移植组表现尤为显著.早期移植组和延期移植组细胞移植后五六天即可见瘫痪大鼠的后肢肌力开始恢复,二三周后可出现爬行,4周后后肢活动活跃;损伤对照组大鼠的瘫痪肢体无任何恢复.②移植4周后早期移植组大鼠移植区脊髓组织的形态学变化:脊髓移植区肉眼可见有增生的组织充填,镜下有大量新生的细胞,表现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阳性染色(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脊髓横断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早期移植疗效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