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任职:中国化学会创始会士、常务理事,中国化工学会会士
性别:男
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博士
所在单位:化工学院
学科:应用化学. 精细化工. 化学生物学
办公地点:大连理工大学西部校区知顺楼F-202#
http://peng-group.dlut.edu.cn/
联系方式:大连理工大学西部校区知顺楼F-202 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区凌工路2号,大连116024 课题组网址:http://peng-group.dlut.edu.cn/ E-mail: pengxj@dlut.edu.cn
电子邮箱:pengxj@dlut.edu.cn
其他联系方式Other Contact Information
课题组网址 : http://peng-group.dlut.edu.cn/
个人简介Personal Profile
彭孝军,精细化工专家。大连理工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1962年生。1982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化工系,1986年和1990年在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专业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90-1992年为南开大学有机化学专业博士后。随后回到大连理工大学任教至今。2001-2002年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有机化学系和美国西北大学化学系做访问学者。20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8年被评为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2016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20年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2023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作为第一完成人,获2006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2023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5年起多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光驱动智能分子及其产品工程的研究:
1. 信息光学功能材料研究:从分子内激发态释能调控基础研究理论出发,研制出激发态自猝灭性染料,提升染料的光稳定性,用于喷墨打印、柔性偏光片、滤光片等研制。其中纳思达喷墨打印染料墨水规模化应用,年产通用墨盒已达6500万套,出口率>80%,形成了国际认可的技术体系。“大幅面数码喷墨打印染料及应用”研究获2006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 生物荧光识别材料研究:研究光学智能识别和智能响应的有机分子功能体系,构建的含共轭氨基的七甲川近红外菁染料,“由于大Stokes位移、强荧光和高的稳定性,使得氨基取代七甲川菁染料,具有其它近红外染料所没有的优越性”,该母体结构作为平台分子被广泛应用于荧光识别染料设计,为获取生命体系的定量信息提供了新途径,获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3. 医学靶向诊疗染料研究:研究细胞和体内对生物标准物的靶向性,设计出多种分子识别的荧光探针和光动肿瘤治疗光敏剂,包括体内活性物和肿瘤标志物识别、肿瘤光动治疗靶向性等。所研发的血液细胞荧光试剂,用于迈瑞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系统创制,2011年定型生产,近三分之一出口,成为我国少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高端临床基础设备之一。该成果获2020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团队成员Research Group
智能分子材料组
智能材料(Smart Materals)是对外部刺激产生响应的多功能分子体系,是21世纪兴起的新的学科前沿。智能分子材料(Smart Molecular Materials),面向未来智能社会对自感知、自执行、自修复等高端化学品的重大需求,从分子层面出发,研究智能材料的结构物性基本理论、智能设计、智能制造的关键科学问题,是基础科学与工程科学交叉融合的新领域。 课题组智能分子材料涉及:生命科学(识别机理、荧光探针、靶向药物)、电子信息(光刻光阻、光学显示、微纳打印、电子离子传递)、人工智能(分子数据、结构生成、机器人应用)等。 课题组成员包括:彭孝军、樊江莉、杜健军、孙文、龙飒然、陈鹏忠等院士、杰青、优青和青年博士,以及博士后、研究生、工程技术人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