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性别:男
毕业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博士
所在单位:电气工程学院
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办公地点:电气工程学院(海映楼),409室
联系方式:chenxy@dlut.edu.cn
电子邮箱:chenxy@dlut.edu.cn
教师博客
当前位置: 大连理工大学 陈... >> 教师博客《电路原理》译者序
发布时间:2020-10-15 点击次数:
《电路原理》译者序
2020-02-11 (新冠疫情时期)
由弗洛伊德(美)(Thomas L. Floyd)和布奇拉(美)(David M. Buchla)编著的美国优秀教材《电路原理》(第10版),是一部面向美国社区大学的电路原理与应用的入门教材。美国社区大学一般为两年制,一部分学生是为了升入普通大学做准备;另一部分学生是为了学习某种职业技能,以便顺利就业。社区大学大体上对应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这就决定了本教材的教学定位。虽然如此,但教材内容、写作方法、教材结构等,对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也富有参考价值。本教材除了介绍电路原理的基本内容外,还以大量篇幅联系了工程实际,并恰如时机地介绍了安全、经济、职业规划等相关内容,这些都符合当前人才培养的工程教育理念。在翻译过程中,处处感受到作者的独具匠心之处,把这些感受梳理如下,以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教材特色,并为我国教材建设提供参考。
1. 倍感关怀的前言
本教材在较长的前言中,除了按惯例介绍教材的新增内容、本版特色外,还着重介绍了与之配合使用的学生资源、教师资源的内容和使用方法;说明了教材的章节安排;给出教学内容的取舍建议;在致学生中,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内容,如何完成各种检测与习题等;并郑重地强调学好基础理论的重要性,因为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用人单位就很容易对你进行专门培训。温馨地介绍了与电子技术相关的职业规划:维修车间技术员、工业制造技术员、实验室技术员、现场服务技术员、科技写作员、销售技术员等。这些都体现了作者对读者未来事业的关怀。
在介绍电子技术发展历程中,展现了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电子管、晶体管、印刷电路、集成电路、个人计算机、手持计算器、智能手机、互联网等,让读者感觉电子技术就在身边,从而使读者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2. 注重量纲、单位和记数法
开篇介绍国际单位制、科学记数法、工程记数法的概念,以及公制词头之间的转换,为科学表达奠定必要基础。在整部教材中非常重视物理量的单位用法。无论在计算的结果上,还是在计算的过程中,都能恰当地使用物理量单位。这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意识和能力,因为量值和单位共同表达了物理量的大小。较大的数要用较大的单位,较小的数要用较小的单位。
教材还明确指出,用量纲平衡原则可以判断方程的正确性。与众不同地介绍了四舍五入中的“配偶规则”,在保留有效数字过程中,并不一概是四舍五入。
3. 偏低的物理起点和数学起点
由于教材面向社区学院学生,教材起点偏低。在物理方面,教材从原子模型(原子核、电子层、电子轨道、电子能级),讲到正电荷与负电荷的由来、自由电子与束缚电子的区别等;尤其详细地介绍了铜原子结构的特殊性,它决定了铜导电的优越性。这些内容在我国课程体系中,一般都是在物理、化学课程中学习,并且在高中阶段已经具备了这方面的基础。此外,对电源、电容、电感、互感、变压器等电路元件,花去很多篇幅介绍它们的实际物理构造,不是简单地人为定义,或用元件符号抽象表示;串联分压、并联分流、磁筹、磁滞、电磁感应、右手螺旋法则等,都一一地从最基本的起点讲起,对没有上过高中的学生也可以顺利学习本课程。与众不同之处还有,本教材按照电荷、电压、电流的顺序讲授电路变量,道理是原子失去或者获得电子之后便有了电性(即净电荷),电荷之间存在作用力,因此移动电荷需要做功,由此引入电压的概念。电荷在电压的作用下定向流动,又引出电流的概念。
数学上的起点也偏低。详细介绍了指数及其运算,三角函数角度的计量,指数函数的运算,复数的运算,求解代数方程的代入法、消元法、行列式法等。未涉及微分方程的求解。
这些偏低的起点,一方面是为了符合读者定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便于自学,便于对知识求根溯源。
4. 温馨的多种小贴士
在教材的空白处有许多即时小贴士。在人物小贴士中,介绍了库仑、法拉第、欧姆、伏特、安培、特斯拉、瓦特、焦耳、基尔霍夫、戴维南、麦克斯韦、赫兹、爱迪生等科学家和发明家。一方面介绍了与他们相关的历史事件;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对科学家们的敬重。在安全小贴士中,介绍了如何安全更换熔断器,强调不要带戒指操作电路,刚断电时不要触碰电阻等。在技术小贴士中,指出不要将新旧电池一起使用,不要使用不同型号的电池;说明如何拆卸和安装汽车上的电池;强调测量电阻时,手指不要碰到电阻引线,以免影响测量值;讨论示波器上交流耦合与直流耦合的区别,以便正确选择,等等。这些随手写来的小贴士,读起来感觉格外温馨。
5. 细腻阐述主要内容
在直流电路部分,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串-并联电路,它们各占一章。对这些电路结构的阐述十分细腻,包括如何在面包板上和电路图上识别这些电路连接;在交流电路部分,RC电路、 RL电路、RLC电路,它们也是各占一章,每章又划分为串联、并联,以及串-并联连接;分别在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两部分阐述电路定理,体现两种电路下电路定理的联系和区别;分别针对单个脉冲输入和重复脉冲输入,阐述了积分电路和微分电路的响应。在每种输入下,又分成时间常数较小和时间常数较大两种情况,以便简化计算;针对欧姆定律,分三节介绍了电压、电流与电阻的计算;针对瓦特定律(教材将P=VI称为瓦特定律)也是如此;详细阐述了能量的单位即千瓦时(kWh),以及表明电池容量的单位安时(Ah)数;在应用叠加定理时,对分析步骤的分解十分详细,每步都绘制出等效电路,哪怕电路之间只有小小的区别。
6. 带有培训内容的应用案例
丰富多样的应用案例是本教材的突出特色,几乎每章都包含与本章内容相关的应用案例。比如认识面包板、小型风扇的转速控制、设计调光电路、制作电容箱与电阻箱、用电阻分压来提供五种电压、惠斯通电桥用于温度控制、超外差收音机原理、滤波器的降滚特性,等等。在这些应用案例中,不单单是介绍一种具体应用,更重要的是留给读者许多启发与思考,让读者通过参与来完成未尽事项。例如,设计一个电阻箱,如何考虑整个电阻箱的成本?如何检查所完成的设计是合理的?等等。
7. 贯穿全书的故障排查
贯穿全书的故障排查,是本书的又一突出特色。作者用排查故障的过程,来强调理论基础的重要性,并努力提高读者的好奇心和参与意识。在排查故障内容中,多次用到“分析、规划和测量”的方法,简称APM法,以及判断某些电路故障的“半分割法”,这在实际工作中都是很实用的方法。所排查的故障包括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串-并联电路、直流电路、交流电路中的元件开路故障、短路故障等,例如电阻虚焊、焊料飞溅、电阻烧断、电容漏电、电容开路、电容短路、电感断路等。
8. 贯穿教材的安全意识
用电安全问题始终伴随于作者的笔墨。除了通过安全小贴士加以温馨提示外,还以专门章节,以及应用案例等及时加以介绍。例如,2-8电气安全一节,详细介绍了触电的原因,分析了电流通过人体的几种路径,介绍了电流对人体的影响,列出多达20余项的用电安全注意事项。
9. 形式多样的练习题目
为使读者不断有新鲜感,并达到对基本内容的反复练习,本教材编写了风格各异的练习题目。这些练习包括:与例题伴随的关联性问题,仿照例题就可以完成规定的任务;每节后的学习效果检测题;具有选择题性质的自我检测题、对/错判断题、按节安排的习题等。最有特色的是电路行为变化趋势判断题,它利用已经出现的电路图,让某个条件发生变化,判断某个结果是增大、减小,还是保持不变,就像做游戏一样来完成。这比单纯的数值计算更能体现对电路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10. 耳目一新的教材结构
教材的章节由多部分组成。每章以本章节次、本章教学目标、重要术语、应用案例预览相关网站和引言开始;以本章总结、重要术语、重要公式、多种练习、参考答案结束。而每节又包括简单的引言、本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效果检测等。大多数例题都有伴随的关联性问题。这样的结构使人耳目一新。
11. 学以致用的工程观点
教材除了在应用案例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外,在教材的正文中,也不失时机地联系工程实际。例如,电阻的色环编码、参数标签;实际电阻的类型,电阻的标称值;导线规格与导线电阻和额定电流的关系;电磁阀、扬声器和表头等多种电磁设备;直流发电机、交流发电机原理;汽车照明系统,住宅电气系统,等等。这些联系工程实际的内容,使理论内容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
12. 其他方面
本教材用带有方向的复平面矢量表示复阻抗和交流电路功率,这一点与我国教材习惯不同;教材中相位角的概念非常广,可以是相对参考相量的相位,也可以是相对另一相量的相位(我国称为相位差),也可以是阻抗角等。阅读时要根据上下文来理解;教材没有过多地强调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因为所涉及的电路都是简单电路;经常使用第二人称来叙述,使读者产生亲切感,像是作者与读者直接交谈;计算机仿真内容贯穿始终,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工具的能力;许多图片都给出了具体来源,说明得到了作品持有者的许可。
参加本书翻译的人员有(按章节次序),齐琛(第1~4章)、刘惠(第5~7章)、李冠林(第8章)、牟宪民(第9、10、21章)、王宁(第11~14章)、章艳(第15~18章)、陈希有(第19、20章)、刘蕴红(前言、附录)。全书由陈希有统稿。尽管大部分译者都从事本课程教学,并有双语教学能力和国外进修经历,但面对内容如此广泛的教材,翻译欠准之处仍恐难免。敬请读者雅正,这是对本教材的最佳爱护,意见请直接发送至译者邮箱:chenxy@dut.edu.cn。
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花大力气引进这部优秀教材,并将翻译工作交给本书的译者们。
译者
于大连理工大学
2020年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