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性别:男
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博士
所在单位:化工学院
办公地点:大连市凌工路2号大连理工大学西部校区化工实验楼A301,邮编:116024
电子邮箱:liyang@dlut.edu.cn
扫描关注
论文成果
当前位置: 大连理工大学李杨... >> 科学研究 >> 论文成果FTIR与13C NMR研究丁戊共聚物的微观结构及序列分布
点击次数: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发表时间:2012-10-25
发表刊物:分析测试学报
收录刊物:PKU、ISTIC、CSCD
卷号:31
期号:10
页面范围:1254-1259
ISSN号:1004-4957
关键字:FTIR;13C NMR;磷酸酯钕催化体系;丁戊共聚物;竞聚率;序列分布
摘要: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丁戊共聚物的微观结构,发现采用磷酸酯钕体系得到的丁戊共聚物组成不同,其聚丁二烯链节的顺式-1,4含量为93.1%~97.7%,聚异戊二烯链节的顺式-1,4含量为97.0%~ 97.5%.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了丁戊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发现丁戊共聚物具有良好的耐低温性能,其玻璃化转变温度随着异戊二烯含量的增加而提高,稍偏离Fox方程,经修正得到的公式为Tg=1.03TgIWI+TgBWB.采用Kelen-Tudos法计算得到丁二烯和异戊二烯的竞聚率分别为1.21和0.73,二者乘积接近于1,表明丁戊共聚物为无规结构.利用碳核磁谱(13C NMR)对丁戊共聚物进行分析,对其二元序列进行了归属,计算得到丁戊共聚物的二元序列浓度以及聚丁二烯链节和聚异戊二烯链节的数均序列长度;采用Bernoullian模型和Markov模型验证了丁戊共聚物的序列分布,发现其序列分布更符合Markov模型,表明磷酸酯钕体系催化丁戊共聚合时,活性链有末端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