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成果
精噁唑禾草灵和1-氨基-2,4-二溴蒽醌光致毒性演变过程与机理
- 点击次数:
-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 发表时间:2009-07-15
- 发表刊物:环境科学研究
- 收录刊物:PKU、ISTIC、CSCD
- 文献类型:J
- 卷号:22
- 期号:7
- 页面范围:843-846
- ISSN号:1001-6929
- 关键字:精噁唑禾草灵;1-氨基-2,4-二溴葸醌;光致毒性;大型溞
- 摘要:研究了除草剂精唔唑禾草灵和染料中间体1-氨基-2,4一二溴蒽醌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的光致急性毒性作用机制.精噁唑禾草灵(EC50 95%置信区间为4.62~6.63 mg/L)光解生成光稳定性以及急性毒性更大的产物噁唑酚(EC50 95%置信区间为1.49~1.64 mg/L),推测精噁唑禾草灵通过光修饰作用机制对大型溞发挥光致毒性作用.1-氨基-2,4-二溴蒽醌通过光化学转化生成二聚体,光修饰作用降低了其母体化合物的光致毒性.在1-氨基-2,4-二溴蒽醌和模拟日光单独存在的条件下,大型潘体内的活性氧物种(ROS)没有明显变化;在1-氨基-2,4-二溴蒽醌和模拟日光共同存在的条件下,生物体内的ROS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另外,添加抗氧化剂可以减弱1-氨基-2,4-二溴蒽醌对大型潘的光致毒性.结果表明,光敏化作用是1-氨基-2,4-二溴蒽醌对大型溞产生光致毒性的主要作用机制.含时一密度泛函理论(TD-DFT)的计算结果表明,1-氨基-2,4-二溴蒽醌在水溶液中能够通过能量传递和电子转移2种方式发生光敏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