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我的个人主页,这里是我经历与成果的简要展示,期待新老朋友与我联系交流!
李红霞,女,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学院副教授。我于1999年9月至2008年6月,在天津大学完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全程学业。2008年7月来到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学院,开启了教学生涯,加入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研究所。现任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研究所副所长,同时兼任辽宁省船舶设计制造专业技术创新副主任,大连市先进船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操纵与控制学组委员。平时需要做些事务性工作,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与科研。
· 教学经历
目前主讲课程:《海洋结构物动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导论》、《海洋结构物非线性动力学》、学院本科毕业实习领队
曾经主讲课程:《船舶强度与结构设计》、《船舶与海洋工程基本设计应用软件》
教学特色:注重思政元素、力学理论与工程实践结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发展;鼓励学生拓展创新思维、激发内在潜能;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创竞赛,助力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成才。
教学成果与奖励:国家首批课程思政示范团队成员、校教学质量优良奖、学部讲课竞赛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航行器大赛并获二等奖。
· 科研经历
研究方向:船舶耐波与操纵、海洋结构物动力学。
主持代表性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斜浪中船舶运动动力特性及倾覆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船舶非线性失稳运动发生概率计算研究》
高技术船舶专项子课题《风浪随机载荷联合作用下风帆结构疲劳 强度评估方法研究及风帆结构监测和健康诊断系统研制》
水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高海况中船舶瞬时横摇力矩精确计算方法研究》
辽宁省重点研发项目《面向产业化的船用翼型风帆助推系统多型号设计与研制》
辽宁省技术攻关计划项目《极地海洋环境适应型浮动式核电平台研究》
企业委托科研服务项目《不规则波中骑浪横甩概率预报方法研究》、《风帆本身及帆-船界面的疲劳分析》
参与代表性项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深水油气干式生产处理平台关键技术与装备》
企业委托科研服务项目《海洋工程数字孪生机理种子库及导管架结构、浮式设施数字孪生技术研究》、《 海洋环境条件下船用钢制安全壳结构准则研究与设计优化》
科研获奖:
参研项目“翼型风帆助推系统工程化应用研究”荣获2024年度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参研项目“船舶二代完整稳性工程科技体系及国际应用实效”荣获2023年度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
参研项目“超2万箱集装箱船绑扎系统精度控制关键技术示范应用”荣获2022年度大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文章《风浪联合作用下翼型风帆助推船舶横摇运动分析》获2021年度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创新论坛优秀论文。
文章《分离式冰区核电平台连接机构研究》获中国造船工程学会2019年度优秀学术论文;
参研项目“海洋工程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及工程应用”荣获2018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 个人特点与自我评价
热爱教育事业,责任心强,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研究方向紧密围绕国家船舶与海洋工程战略发展需求,致力于技术研发、创新应用及人才培养工作,努力为海洋强国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