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任职 : 精细化工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智能材料化工前沿科学中心执行主任,大连理工大学膜科学与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性别:女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
学位:博士
所在单位:化工学院
学科:化学工程. 膜科学与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
联系方式:hgaohong@dlut.edu.cn
电子邮箱:hgaohong@dlut.edu.cn
扫描关注
- [921]聂飞, 贺高红, 窦红, 彭琳, 崔海林, 付德生.HYSYS中膜分离单元的优化[A],第二届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技术论坛,2007,37-40
- [922]贺高红, 陈国华.TG法测W/O乳化液中的含水量[J],石油化工,2000,29(7):526-529
- [923]张胜男, 李祥村, 贺高红.TiO2/Au复合空心微球的制备及催化降解性能[A],2015年中国化工学会年会,2022,1
- [924]鞠佳, 祁文旭, 孔鹏飞, 汤佳玉, 梁飞雪, 张晓欣, 贺高红, 杨磊.TiO2/PVDF共混微滤膜的制备及其吸附胆红素的研究[J],化工学报,2022,71(6):2705-2712
- [925]刘红晶, 贺高红, 李祥村.W/O/W乳化液膜稳定性的研究[A],中国化工学会2001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2022,390-392
- [926]刘红晶, 贺高红, 林畅, 赵薇, 肖公奎.W/O/W多重乳液中水传递的控制[J],物理化学学报,2022,23(6):935-939
- [927]李丽娜, 贺高红, 刘红晶, 刘畅.W/O/W多重乳液担载胰岛素的前期研究[A],第五届全国膜与膜过程学术报告会,2022,724-725
- [928]李建卫, 焉晓明, 阮雪华, 郑文姬, 贺高红, 戴建, 邓润连.β-C位引入供电子羟基增强季铵化聚砜膜的热碱稳定性[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22,12:38-42
- [929]Qiu, Shuang, Xiao, Yonghou, 刘建辉, 贺高红.一步法制备高活性NH3-SCR催化剂Cu-SAPO-34: Si含量的影响[J],Huagong Xuebao/CIESC Journal,2022,72(5):2578-2585
- [930]纪涛涛, 孙彦威, 刘益, 李名润, 王飞, 刘亮亮, 贺高红, 刘毅.Facile In Situ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Layered Zirconium Phenylphosphonate Molecular Sieve Me...[J],ACS Applied Materials Interfaces,2022,12(13):15320-15327
- [931]陈振新, 肖武, 任延煜, 贺高红.丁腈和端羧基丁腈增韧环氧胶粘剂的固化温度研究[J],热固性树脂,2022,29(5):19-22
- [932]王永东, 焉晓明, 贺高红, 胡正文, 吴雪梅, dulin.不同取代度氯甲基化聚醚酰亚胺的可控合成[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2,28(10):1-3
- [933]Na, Tiancheng, 李祥村, Guo, Jiao, Liu, Siyuan, Yang, Hongjie, Jiang, Helong, Fulin, 贺高红.Fe2C和氮共掺杂的具有有序孔道结构碳膜用于锂硫电池正极[J],Huagong Xuebao/CIESC Journal,2021,72(4):2283-2292
- [934]叶震, 李晖, 陈兆安, 贺高红, 吴鸣, 陈勇, 邓麦村.丙烯/丙烷在聚砜/磺化聚砜离子交换膜内渗透行为的研究[A],2003,5
- [935]贺高红.GTL工艺驰放气中氢气回收的过程模拟[A],第六届全国膜与膜过程学术报告会,2008
- [936]肖永厚, 周梦雪, 白腾飞, 贺高红.丙烯在X型分子筛上吸附热力学的Monte Carlo模拟[J],石油化工,2022,47(5):420-425
- [937]范瑛琦, 贺高红, 阮雪华, 赵薇, 聂飞, 石文华.GTL 工艺驰放气中氢气的过程模拟[A],第六届全国膜与膜过程学术报告会,2022,428-432
- [938]胡蒙蒙, 吴雪梅, 焉晓明, 贺高红, 张莹, 方达晖, 孙园园.三甲胺聚砜氢氧根离子交换膜的均相法制备与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5,31(8):144-149
- [939]柴永峰, 贺高红, 石文华, 阮雪华, 朱莹.GTL过程中轻烃回收的膜分离耦合工艺[A],第六届全国膜与膜过程学术报告会,2008,433-437
- [940]罗强, 贺高红, 向海, 丁冉峰.HR(R)烃重组技术在汽柴油产品升级中的应用研究[J],炼油技术与工程,2009,39(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