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东岳 (教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性别:男

毕业院校:新加坡国立大学

学位:博士

所在单位:能源与动力学院

学科:热能工程

办公地点:能动学院422

联系方式:0411-84707281

电子邮箱:jiangdy@dlut.edu.cn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招生信息

点击次数:

招生年份:2023

招生年份:2023

招生类型:硕士研究生招生

招生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

招生专业:热能工程

招生专业备注:(主校区)能源与动力学院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一起划线。本单位内按当前专业排序录取

招生专业简介:热能工程专业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现有教师17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8人,高级工程师1人,博士生导师16人,硕士生导师16人。
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热力系统仿真、优化与过程能量最优综合,高效节能低碳技术研究与开发,先机能源系统、能源转换及高效储能技术,热力设备内的复杂流动、传热与传质过程研究,洁净燃烧技术,喷射式制冷/热泵系统及关键技术,地源热泵等新型热泵与制冷系统,生物质能、太阳能、燃料电池等可再生与新能源技术的开发与高效利用,海水淡化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核反应堆热工水力研究,微纳尺度下的传递过程,光、微流体系统及摩擦纳米发电机,航空发动机能源与综合热管理。
该硕士点具有先进的能源与动力科学实验室,国家级“热能综合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信部“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中心”、“辽宁省海水淡化重点实室”、“辽宁省复杂能源转换与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及“大连市热能综合利用工程实验室”依托本专业建设,是“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要组成部分。本专业拥有一流的海水淡化实验装置、先进的传热传质实验观测系统、地源热泵实验系统、摩擦纳米发电实验系统、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实验系统以及用于大型科学计算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等,为学生的培养和就业提供了良好条件。
近年来本专业承担了各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国防科研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等60余项,承担企业委托的研究开发项目300多项,多项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居国内领先水平,并在中央电视台等国家媒体报道,积极为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开展咨询服务和技术论证,多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00余篇,包括高被引论文、热点文章以及封面文章。
该硕士点与国内外学术界有着广泛的合作与交流,本专业教师在国内外学术组织中担任了重要职务,包括国际原子职能机构的技术专家,国际学术会议主席,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每年都有一批学生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活动;与国内大型企业有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完成了大量既有学术水平、也有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与包括美国、新加坡、日本、德国、英国等在内的国家及地区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学术合作、人员交流关系。本专业研究生的毕业就业率100%,研究生科研工作能力受到相关用人单位及高内外科研机构的高度认可。
欢迎跨学科、专业考生报考该专业。

上一条: 2023-能源与动力学院-动力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