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onal HomePage

+

Personal Information

Master Tutor

Date of Birth:1991年04月29日

Gender:Male

Alma Mater:同济大学

Degree:Doctoral Degree

School/Department:企业管理研究所

Business Address:D426

E-Mail:lishuwen@dlut.edu.cn

Home >Personal Profile
李树文,博士,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第三批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培养对象、2024年度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中国人力资源开发》责任编辑,主要从事价值共创与创新管理研究。近年以第一作者在《管理世界》《心理学报》《中国工业经济》《南开管理评论》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Applied Psychology等期刊发表40余篇论文,被引超2300次,H指数为28。出版专著《数字化生产力工具突破性创新研究》,多篇论文被《中国经济学人(英文)》《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工商管理研究(英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中国产业经济学年鉴(2023-2024)》收录、入选知网高影响力论文(前1%)、Wiley年度高被引论文榜单以及被政府和科创企业采纳,担任《管理世界》等数十本期刊与AOM、IACMR等会议匿名评审人。曾获得第10届IACMR Best Reviewer Award、2023年度《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最佳审稿人等荣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省部级基金项目4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省部级重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6项、企业咨询项目3项,入选全国MBA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案例3篇(百优案例2篇)、毅伟案例库案例1篇。在《经济参考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刊发表政策建议文章,研究成果被学习强国、政府部门、光明网等转载报道。欢迎创新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方向报考硕士研究生(准备将来读博的优先!!执行力强、认真的优先!!)主讲本科《薪酬与绩效管理》、《员工关系管理》课程团队公众号:文献传真CNKI主页:https://au.cnki.net/author/personalInfo/000042900895Google学术主页: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hl=zh-CN&tzom=-480&user=-34yWcQAAAAJ&view_op=list_works&gmla=AJ1KiT37SgkytFVPa2dg_lBJ_mpRAUYrz1CpyP-ATHkV_OTaEAr8v_V73BZTbbD_IqZLxkw-U5Sa0fB4FFpgfguuTFWrSmVXoqWgFR4e1xk‬一、获奖与荣誉面向服务:第三批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培养对象2024年度知网高被引/最具影响力学者第10届中国管理国际研究会Best Reviewer Award《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杂志2023年度优秀审稿人2019-2020/2020-2021学年同济大学优秀学生2022年度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毕业生2018年度山东省优秀学生2020-2022年担任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朋辈导师2020年同济大学经管学院“经▪至青年说”品牌活动优秀撰稿人2016-2017年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兼编辑部主任2016年山东财经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三千计划”优秀学生2017/2018/2020/2021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7年山东省鲁信研究生科研奖学金面向学术: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五届李占祥管理哲学优秀论文青年奖上海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23年度大连理工大学学术成果奖(科技)二等奖提名第9届中国管理国际研究会(IACMR)微观组最佳论文提名第10届中国管理国际研究会负责任管理研究奖(IACMR-RRBM)第14/15届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最佳论文第8/9/10/11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论坛曙明论文奖一/三/二等奖及优秀论文奖第12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论坛曙明论文奖二、三等奖、优秀论文奖第五届中国国有企业管理学术研讨会最佳论文/优秀论文2022中国技术创新与创业学术年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二等奖2022年度同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20年度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18年度山东财经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安徽财经大学60周年校庆暨第九届研究生学术论坛三等奖2019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六届研究生文澜论坛二等奖2017/2018年复旦大学博士生论坛三/一等奖2018年浙江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论坛二等奖2017/2018年山财经大学第2/3届研究生创新论坛学术论文大赛二/一等奖面向教学:2024年度大连理工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研究生类)一等奖2024年度大连理工大学经管学院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三等奖2023年大连理工大学教学质量优良奖二、主要论文面向理论:李树文, 罗瑾琏, 胡文安. 从价值交易走向价值共创:创新性企业的价值转型过程研究[J].管理世界, 2022,38(3):125-144. (被引过百次,下载超2万次)入选知网高影响力论文(前1%),被《中国产业经济学年鉴(2023-2024)》收录李树文, 罗瑾琏, 张志菲. AI能力如何助推企业实现价值共创-基于企业与客户间互动的探索性案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23(5): 174-192. 入选知网高影响力论文(前1%)李树文, 罗瑾琏, 张志菲. 从定位双星到布局寰宇:专精特新企业如何借助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实现价值共创?[J].南开管理评论, 2024,27(3): 94-105. 知网官微(CNKI学术邦)首发推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11期转载李树文, 罗瑾琏, 梁阜, 胡文安. 竞争环境下研发企业组织情绪能力与组织绩效:双路径模型检验[J].南开管理评论, 2021, 24(2): 118-127.李树文, 罗瑾琏, 郭利敏, 王靖宇. 科创企业能力型、动机型与机会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产品创新影响的周期演进[J].南开管理评论, 2022, 25(2): 90-102.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4期全文转载,Frontiers of Business Research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工商管理研究》)2023年第2期英文全文转载李树文, 唐存远, 郑耀洲, 崔淼, 刘佳昕. 国有专精特新企业提升市场认知合法性的过程研究—基于佳木斯电机2000-2024年的探索性案例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 网络首发.李树文, 罗瑾琏. 领导-下属情绪评价能力一致与员工建言:内部人身份感知与性别相似性的作用[J].心理学报, 2020, 52(9): 1121-1131.孙锐, 李树文, 顾琴轩. 双元环境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影响组织创新的中介机制研究:企业生命周期视角[J].南开管理评论,2018,21(5):176-187. (被引过百次)罗瑾琏, 李树文, 唐慧洁, 张志菲. 数字化生产力工具创新突破的实现条件与迭代过程:容智信息科技的案例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23, 26(5): 27-38+83+39-40. (封面文章)China Economist英文全文转载,被《中国产业经济学年鉴(2023-2024)》收录罗瑾琏, 唐慧洁, 李树文, 柳乐. 科创企业创新悖论及其应对效应研究[J].管理世界, 2021, 37(3):105-122.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1年第3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创新政策与管理》2021年第9期全文转载,入选首批哲学社会科学主文献(编号770766)唐慧洁, 罗瑾琏, 易明, 李树文, 钟竞. 科创企业创新悖论的主动应对机制:基于管理者角色身份建构的探索性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23, 39(10):189-204.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1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创新政策与管理》2024年第1期全文转载张志菲, 罗瑾琏, 李树文, 钟竞. 基于技术范式转变的后发数字企业能力建构与追赶效应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 2024, 27(8):17-28.(封面文章)Li S., Lou Y., Hu W., Zhang Z. Switching role from recipient to provider: How autonomy-oriented help stimulates recipients’ online helping behaviour[J]. Applied Psychology, 2025, forthcoming. (JCR: Q1, ABS3*)Li S., Jia R., Hu W., Luo J., Sun R. When and how does ambidextrous leadership influences voi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023, 34(7): 1390-1410.(JCR: Q1, ABS3*)Li S., Jia R., Juergen H. Seufert, Luo J., Sun R. You may not reap what you sow: How and when ethical leadership promotes subordinates' online helping behavior[J].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2023, 40(4): 1683-1702.(JCR: Q1, ABS3*)Li S., Jia R., Juergen H. Seufert, Wang X., Luo J. Ambidextrous leadership and radical innovative capability: The moderating role of leader support[J].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20,29(4): 621-633. (JCR: Q2, ABS2*)入选Wiley 2020-2021年度高被引论文Li S., Jia R., Juergen H. Seufert, Hu W., Luo J. The impact of ability-, motivation- and opportunity-enhancing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on performance[J].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2022, 60(3): 453-478. (JCR: Q1, ABS2*)入选Wiley 2022-2023年度高被引论文Li S., Jia R., Juergen H. Seufert, Tang H., Luo J. As the tree is, so is the fruit?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ethical leadership on bootlegg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ader-follower gender similarity[J]. Gender in Management, 2021, 36(7): 785-800. (JCR: Q1, ABS2*)Li S., Jia R., Juergen H. Seufert, Luo J., Guo L. A meta-analysis of main, moderating and mediating effects of ethical leadership on employees’ work outcomes[J].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2024, 24(2): 243-266. (JCR: Q3, ABS2*)Li S., Jia R., Sun R. Family supportive supervisor behavior and promotive voice: When and why are there gender difference in work-famil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flict Management, 2022, 33(1): 66-83. (JCR: Q1, ABS2*) Li S., Liu J., Yang X. How does AI capability enable digital product innovation? A mixed methods desig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25, 29(3-4): 2550017.(JCR: Q3, ABS2*)Jia R., Hu W., Li S. (the first thre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corresponding author). Ambidextrous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The importance of knowledge search and strategic Flexibility[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22, 26(3): 781-801. (JCR: Q1, ABS2*)Sun R., Li S., Liu W. (the first two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Linking organizational emotional capability to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high-tech innovating firms[J].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2022, 60(3): 532-561. (JCR: Q1, ABS2*)Liu W., Zhang B., Sun R., Li S. (corresponding author). Busting the blackbox between coaching behaviors and employee outcomes from a perspective of discrete emotional process mechanism[J].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Journal, 2024, 45(6): 954-975. (JCR: Q2, ABS1*)面向实践:李树文, 罗瑾琏, 张志菲. 构建人机协同的价值共创生态——以容智信息公司的价值转型路径为例[J].清华管理评论, 2022, 13(5): 78-83.李树文, 罗瑾琏. 从创新突破到共创治理:专精特新企业如何发展数字化新质生产力[J].清华管理评论, 2024, 15(7-8):89-94.李树文, 罗瑾琏. 打通数字技术创新突破堵点,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N].经济参考报, 2024-09-25, http://dz.jjckb.cn/www/pages/webpage2009/html/2024-09/25/node_9.htm. 信丰县人民政府、西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山东省科协、湖州市数据局、北京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山西省民营经济发展局、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实验区(四川)、光明网、中国经济网、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等数十家官方机构全文转载李树文. 人工智能时代的价值共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10-29, https://epaper.csstoday.net/mepaper/mobile/paper/pageList?pubCode=zgshkxb&pubDate=2024-10-29&pageTitle=A04三、著作与教材李树文. 数字化生产力工具突破性创新研究(学术专著)[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5.崔淼, 李树文. 数智战略管理(教材)[M].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25.四、主持课题 2023.10-2024.09,数字化赋能企业产品突破性创新的实现条件与迭代过程研究. 202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编号:23FYB054),主持2023.09-2026.08,AI技术对数字化服务企业价值共创的使能过程研究:企业与客户间互动视角.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 (编号:23YJC630091),主持2022.10-2023.12,从价值交易到价值共创的国有企业价值转型研究:企业与客户双向互动的视角.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 (编号:L22CGL008),主持2023.09-2024.09,辽宁省专精特新企业价值共创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影响机制研究. 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 (编号:2024lslqurckt-004),主持2022.3-2023.12,欲利其器先得其法:数字化生产力工具突破性创新的实现条件与迭代过程研究.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编号:DUT22RC(3)008),主持五、参与课题 2021.01-2024.12,内化于心何以外显于行:创新使命的多层意义建构及对企业突破性创新影响效应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编号:72072128),参与,第四位2024.01-2027.12,企业数智化变革中的悖论协同能力建构与效应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编号:72372118),参与,第三位2025.01.01-2028.12.31,效价-激活双维视角下团队变革反应的形成、影响与扩散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编号:72472048),参与,第四位2020.01-2022.12,创新驱动情境下新员工悖论内涵结构、动态演化及领导干预策略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 (编号:20YJC630042),参与,第四位2024.10-2027.09,人-机交互场景下新员工创新身份双刃剑效应及干预策略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 (编号:24YJC630074),参与,第一位2019.06-2021.05,数字经济时代下科研团队新员工社会化适应与创新追赶的推动机理研究:双元领导视角.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 (编号:2019EGL015), 参与,第二位2013.08-2016.10,软件企业组织设计困境与SPCL理论框架下的创新管理研究.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编号: ZR2013GM014), 参与,第三位2017.08-2019.10,差异化变革型领导对员工情绪的双重影响机制-基于资源守恒理论的跨层次研究.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编号:ZR2017MG003),参与,第二位,被基金委评为“优”2021.01-2023.12,差异化变革型领导的前因构型与转换过程研究.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编号:ZR2020MG026),参与,第一位,被基金委评为“优”2023.04-2023.10,关于推动我省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优化布局的对策研究. 辽宁省决策咨询和新型智库专项研究重大课题,参与2023.6-2024.02,国有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战略研究. 国务院国资委2023年度重大课题,参与六、学术服务与企业调研 《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科学学研究》、《管理工程学报》、《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学报》、《财贸研究》、《财经论丛》、《管理学刊》、《外国经济与管理》、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Acta Psychologica(心理学报)、AOM、IACMR、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学术年会、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匿名评审人CNKI评审专家库成员、“高校学术研究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特邀专家团队成员、美国管理学会(AOM)成员、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成员、人大复印资料作者俱乐部成员、全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评审专家库成员《中国人力资源开发》责任编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ESG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智能制造与数智生态系统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企业创新与产业政策专委会委员、中国式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阿城继电器厂、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绝缘材料厂)、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保利发展控股集团、中国海油及其合资企业美钻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大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大连英歌石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大连洁净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远大科技集团、百果园、上海建工、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集萃高分子材料研究所、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海司南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第三批)、远大可建(第四批)、无锡会通轻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第四批)、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第六批)、江苏浩欧博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第六批)国有专精特新企业: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上海容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苏州峰之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锦州国泰实业有限公司、微脉技术有限公司参与为哈尔滨电气集团、保利发展控股集团提供战略咨询七、成果应用 李树文,刘佳昕,唐存远,郑耀洲. 以S为本:百果园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 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收录(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案例编号:CSR-0266), 2024.李树文,罗瑾琏,崔淼,张志菲,杨筱恬. 技术岔路口的抉择:容智信息的数字化技术突破性创新之路. 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收录(案例编号:EPSM-0812), 2023.郑耀洲,郑丽娟,何春艳,刘莹,崔淼,李树文,江诗松. 以G为纲:百果园的公司治理实践. 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收录(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案例编号:CPGN-0255), 2024.Miao Cui, Luya Xing, Lili Cui, Xin Li, Yaozhou Zheng, Shuwen Li. Love Inventory: Business Ecosystem Governance of an E-Commerce Platform. Ivey Publishing, 2024.2020年递交《打造人工智能***突破“四大瓶颈”》专报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调研宣传部,单篇采纳,并获得副部级领导批示2024年递交《深度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推动大连产业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专报获得大连市政府领导批示2022年《科创企业创新悖论识别及应对效应研究》被苏州科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四川携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采纳八、学生培养 2023级2名硕士研究生、4名MBA学生,2023届6名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2024级1名硕士研究生、4名MBA学生,2024届3名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2025级2名硕士研究生、2名MBA学生,2025届2名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