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栏目

    宋克东

    •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 性别:男
    • 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 学位:博士
    • 所在单位:化工学院
    • 学科:化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 电子邮箱:kedongsong@dlut.edu.cn

    访问量:

    开通时间:..

    最后更新时间:..

    携带CD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C6大鼠胶质瘤体内抑制作用研究

    点击次数: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发表时间:2012-06-02

    发表刊物: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收录刊物:SCIE、PKU、ISTIC、CSCD、Scopus

    卷号:39

    期号:05

    页面范围:448-457

    ISSN号:1000-3282

    关键字:磁共振成像;胶质瘤;基因治疗;CD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摘要:为了研究自杀基因——胞嘧啶脱氨酶基因(cytosine deaminase gene,CD基因)对大鼠脑胶质瘤的体内治疗效果,采用基因转导系统将慢病毒包装的CD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并使其长时间、高效表达,然后移植到使用颅内立体定向接种法制作的40只SD大鼠胶质瘤模型中.按接种细胞类型将实验SD大鼠分为5组,每组8只:①C6胶质瘤;②C6+MSCs细胞(1∶1);③C6+MSCs细胞(1∶2);④C6+MSC-codA/eGFP细胞(1∶1);⑤C6+MSC-codA/eGFP细胞(1∶2).瘤龄7天后腹腔注射500 mg/(kg.d)5-氟胞嘧啶(5-flucytosine,5-FC),共14天.用磁共振成像(MRI)动态监测肿瘤的体积并进行了大鼠存活期观察、常规病理分析、RT-PCR检测、HE染色.结果显示,第①组瘤龄14天时病灶呈圆形,中心见坏死区,肿瘤平均246 mm3,均存活期15.3天,第②组平均生存期16.0天,第③组平均生存期16.6天,第④⑤组自然存活期均大于30天,14天时病灶平均体积分别为55 mm3、40 mm3,28天时肿瘤抑制率分别为77.24%、83.28%.MRI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