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梦希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性别:男

毕业院校: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学位:博士

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办公地点:知方楼6132

电子邮箱:mengxiwu@dlut.edu.cn

扫描关注

个人简介Personal Profile

吴梦希,男,1989年生,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优青”项目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首席科学家。2010年及2013年于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系获得学士及硕士学位。2018年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获博士学位,师从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Tony Jun Huang教授。2018年至2020年于美国密歇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21年加入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近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1项,作为主要参与人承担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课题1项。


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Small,Lab on a Chip,Microsystems & Nanoengineering 等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SCI/EI论文50余篇,其中SCI高被引论文2篇,期刊封面5篇,累计他引3600余次,h因子28。

微信图片_20250616072226.png


主要研究方向:微流控技术;柔性微纳传感器;微纳米加工技术;声学超材料等。


课题组针对不同层次(如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不同背景专业、不同兴趣方向的同学进行因材施教,热忱欢迎充满科研热情、善于钻研思考、富有合作精神的学子加入!

  • 教育经历Education Background
  • 工作经历Work Experience
  • 研究方向Research Focus
  • 社会兼职Social Affiliations

  • 柔性微纳传感器

    图片2.jpg

    • 柔性微纳传感器 柔性微纳传感器是指在柔性材料基底上利用微纳功能结构将外部刺激(如压力、应变、温度等)转化为电信号的器件。与基于硬质基底的传感器相比,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变形性,可自由弯曲甚至折叠,且结构形式灵活多样,可根据测量条件的要求任意布置,能够方便地对复杂被测物体进行检测。在医疗健康、环境监测、机器人、人机交互和可穿戴器件等领域,柔性微纳传感器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 微流控技术

    3.jpg



    微流控(Microfluidics)是一种精确操控微米尺度流体的前沿技术,也是一个生物、化学、医学、流体、电子、材料、机械等学科交叉的崭新研究领域。利用微流控技术能够将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块微米尺度的芯片上实现,具有快速、便捷、高通量、低成本等优势。因此,微流控芯片又被称为芯片实验室 (Lab-on-a-Chip)或微全分析系统(Micro Total Analysis System),在疾病检测、分析化学、生物医学、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尤其适用于有现场即时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POCT)需求的各种场合。

团队成员Research Group

微纳制造与先进传感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