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曦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性别:男

毕业院校:天津大学

学位:博士

所在单位:能源与动力学院

学科:制冷及低温工程

办公地点:西部校区能动大楼819

联系方式:xiwu@dlut.edu.cn

电子邮箱:xiwu@dlut.edu.cn

扫描关注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招生信息

点击次数:

招生年份:2022

招生类型:硕士研究生招生

招生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

招生专业:制冷及低温工程

招生专业备注:(主校区)能源与动力学院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一起划线。本单位内按当前专业排序录取

招生专业简介:    制冷及低温工程硕士点现有教师12人,11人为硕士生导师。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高级工程师1人、讲师1人。教师中博士生导师5人,10人具有博士学位,8人具有海外著名高校及科研机构学习或工作经历。本硕士点是“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单位,在新型工质吸收式制冷/热泵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处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开展的研究课题主要有:制冷系统结霜与除霜机理研究;新型换热器性能研究;微尺度相变传热传质;变质量能量转换及储存技术;先进制冷/热泵循环及工质物性研究;低品位热能驱动的吸收制冷/热泵技术研究;制冷/热泵设备内热质传递现象及规律研究;运动变形相界面与热质传递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低温多效蒸发海水淡化系统研究;纳米流体流动与换热研究;生物质体内传热传质机理研究;制冷与空调设备优化设计与二次开发;食品保鲜机理研究与设备开发;多相流动与相变传热;多孔介质中的流动与传热传质研究;逆向电渗析法低品位热能发电新技术;液冷技术机理研究与设备开发;磁制冷技术; 低品位热直接发电、有机物降解、制氢及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技术。
    近年来,本硕士点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科研项目、香港政府资助项目和多项企业委托研究项目。研究成果发表在《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Energy》、《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 Mass Transfer》、《Energy & Fuels》、《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Cryobi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house Gas Control》、《Transport in Porous Medi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phase Flow》、《Numerical Heat Transfer》等高水平杂志上。
    本硕士点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型研究生人才,与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美国莱斯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英国赫洛瓦特大学、巴黎卡尚国立高等师范、巴黎第十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东京大学、日本九州大学、台湾国立勤益科技大学、广州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所等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方面保持密切合作,并签署了研究生的派遣协议。
    实验室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拥有近千万元的设备和仪器,包括实验用教学平台和科研实验基地。现有制冷系统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制冷系统故障模拟实验台、低温结霜观测实验台、溴化锂制冷循环实验台、换热器性能实验台、制冷剂流量测试实验台、流量计标定教学实验台和低温温度传感器标定实验台等用于教学的实验平台,形成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科研实验基地拥有可视化流场与传热实验平台、流动与强化传热实验平台、多孔介质流动与换热实验平台、喷雾特性测试实验平台、基于溶液浓差变化的低品位热直接发电实验平台、界面张力及润湿特性实验平台、低温显微测试平台、多效蒸发海水淡化系统研究实验平台等科研平台。
    该学科就业前景良好,就业率连续多年位于学校前列。毕业生主要从事与制冷、空调、供热相关的教学、研发和管理工作,如各大制冷企业的研发部门、各研究所的换热事业部、各电力行业、汽车行业等。
    欢迎跨学科、专业考生报考该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