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性别:男
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博士
所在单位:水利工程系
学科:水文学及水资源. 水利水电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计算机应用技术
联系方式:ctcheng@dlut.edu.cn
电子邮箱:ctcheng@dlut.edu.cn
点击次数:
招生年份:2019
招生类型:硕士研究生招生
招生学院:建设工程学部
招生专业:水文学及水资源
招生专业备注:按照一级学科(群)土木水利工程类*统一划线,进入复试后按01-03,04-05,06-07研究方向分别排序录取。*土木水利工程类专业包括专业代码为081401, 081402, 081403, 081405, 081406, 081501, 081502, 081503, 081504, 081505, 082301。
招生专业简介: 水文学及水资源隶属于“水利工程”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和“水利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所在实验室是“水科学与水利工程”辽宁省重点实验室的一部分。学科下设三个研究所:“水资源与防洪研究所”、“水环境研究所”、“水电与水信息研究所”。现有指导教师27人,博士生导师10人。其中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中组部青年千人1名,教授12名,副教授8名,外聘院士3名。
水资源与防洪研究所成立于1986年,一直致力于防洪减灾、水资源配置与调控、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等课题的研究,近年不断从海外引进高端人才开拓新方向,并形成技术过硬、特色鲜明、富有创造力的团队。目前,正与中国水科院、清华大学合作建设遥感与激光雷达等大数据获取分析及防洪减灾模拟平台,以适应新技术发展。重点研究方向:水文预报及水资源量能质多目标调控、防洪减灾及雨洪资源调控、城市防洪与供水系统的规划及管理。近年来,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支撑等科研项目80余项,成果被广泛应用于松花江、辽河等大型流域,北京、天津、大连等重点城市,以及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创新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以上奖励10余项,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超过600篇,其中SCI收录140多篇,EI收录约300篇。正在负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松辽流域江河湖库综合调控技术与应用(1758万元)、课题--雨洪利用全过程风险动态控制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西南河流源区供水-发电-环境互馈关系及系统弹性研究、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河库连通下的特大水库群联合调度基础问题研究。研究所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一方面与美国康奈尔大学、伊利诺伊香槟分校、中佛罗里达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等学校形成良好的国际合作,每年均派送学生出国联合培养;另一方面与水利行业管理部门、科研院所、设计院、大型国企等紧密合作,解决国家水文水资源的重大需求问题,为社会输送大批技术与管理人才;研究生就业主要面向中国水科院、南科院、水规总院、水利八大院、水利部、省水利厅等单位。本研究所指导教师13人(教授7人、博导8人):王浩(兼职)、张建云(兼职)、周惠成、张弛、王国利、伏广涛、王定保、彭勇、梁国华、何斌、李敏、初京刚、辛卓航、丁伟、李昱。
水环境研究所以流域、水系和水利工程为背景,从事水利与环境交叉领域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是国内最早专门从事该工作的学术单位之一。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学仪器基础专项项目、面上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973”、“863”项目子课题、教育部重点项目课题等30余项纵向研究课题;同时承担了各部门委托课题40余项。鉴定科技成果3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9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百余名。研究工作针对我国城镇化和水安全重大需求,通过调查、评价和修复研究,从根本上建立人水和谐关系。研究重点是: 水生态环境保护理论与技术,弱控区雨洪资源化,健康水源工程建设,流域与河流水质净化,流域水驱灾害分析与治理等。水环境研究所现有兼职院士1人,教授3人,副教授1人,硕士生导师6人。拥有齐全的水生态环境调查、水质检测分析、蒸散发分离监测、水土灾害分析等实验仪器和研究设备,学习办公条件优越,国内外协作广泛,为适应我国水环境治理的重大需求和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研究所指导教师有王超(兼职)、许士国、徐向舟、贾艾晨、陈小强、刘建卫6人。
水电与水信息研究所一直致力于流域梯级水电站群发电优化调度、清洁能源电力市场、大电网平台下能源互联系统、洪水预报调度等问题研究与开发,已成为业界领先的超大规模复杂水电系统优化调度、清洁能源电力市场、多能源互补优化调度、洪水资源化等研发团队。先后承担完成70多项研究及工程项目,获1.1亿多元科研经费支持。基础研究项目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计划重点支持项目、“863”重大专项和“973”课题等20余项。企业委托项目包括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华东电网公司、东北电网公司、云南电网公司、福建电网公司、贵州电网公司、重庆电网公司、浙江电网公司、华电乌江水电公司、华能澜沧江公司等单位重大与重点科技项目。近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9项;获日内瓦发明展金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1项,实用新型11项。团队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与美国加州大学、德克萨斯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香港理工大学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毕业生深受企事业单位欢迎。毕业研究生去向主要有中国南方电网、浙江电网、云南电网等区域/省级电网公司调度中心、交易中心,特大流域集控中心,阿里、百度、华为、东软等国内外知名IT公司,水利、电力设计研究院和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拓展了学生未来就业方向。本方向欢迎水利水电工程、水资源、工程管理、电力系统及自动化、计算机技术应用等专业学生报考,对学生计算机能力无要求,入学后将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依托工程实践项目进行科学、系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充分发掘学生潜力和培养学生专业兴趣。研究所指导教师有程春田、袁晶瑄、 武新宇、李刚、廖胜利、申建建、 刘本希等7人。
按照一级学科(群)土木水利工程类*统一划线。01-03为水资源与防洪研究所研究方向;04、05为水环境研究所研究方向;06、07为水电与水信息研究所研究方向。考生必须明确填写研究方向,进入复试后根据所选研究方向按所属研究所分别排序录取。
*土木水利工程类专业包括:
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