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有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性别:男

毕业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博士

所在单位:电气工程学院

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办公地点:电气工程学院(海映楼),409室

联系方式:chenxy@dlut.edu.cn

电子邮箱:chenxy@dlut.edu.cn

扫描关注

教师博客

当前位置: 大连理工大学 陈... >> 教师博客

亲切关怀 深深敬仰

发布时间:2020-10-15   点击次数:

亲切关怀 深深敬仰

——纪念俞大光院士九十华诞

 

1985年我参加工作时,俞老师早就因国家紧急需要调离了哈工大。 1962年,他响应国家号召,从戎投笔,开始从事国防高科技事业。他调离后的工作涉及国家安全,因此大家都不去议论,仅限于一些公开报道。但和俞老师共过事的老师们总讲述他的教育思想、教学事迹,谈论他主编的教材,以此激励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所以俞老师的名字我早已耳熟能详。

周长源老师曾是俞老师的助教。在我未见到俞老师之前,听周老师介绍说,俞老师治学严谨,思想深邃,为人师表,待人诚恳。俞老师的教学精髓就是“规格严格,工夫到家”。周老师举例说,俞老师讲课时,一节课写一大黑板,课间擦掉;再一节课,又一大黑板。上课期间很少擦黑板。听后十分佩服,真乃“工夫到家”。从此便对俞老师产生了深深的敬仰之情。

我第一次见到俞老师的时候,他已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那是在哈工大的西苑宾馆,是学校邀请他回来的。之后在教学研讨、教材修订等学术方面,我多次求教俞老师。在“全国高等学校电路和信号系统、电磁场教学与教材研讨会”和“电气电子课程报告论坛”上,又多次荣幸地见到俞老师和俞师母。在与他交往的时候,他像慈父一样,给予我许多直接关怀。他的言行和事迹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让我事业受益颇多。

在我与周老师合作编写教材时需要到北京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商议,周老师建议我遇到问题时直接去请教家住北京的俞老师,或到家中,或打电话给他。并一再评价俞老师:他平易近人,从不摆“架子”。话虽这么说,我还是很胆怯,毕竟俞老师大我40余岁,并且已是受人尊敬的院士。后来,在教材修改过程中遇到了国标问题,出版社与作者有些分歧,只好打电话给俞老师征求意见。俞老师十分耐心地解释在教材中贯彻国标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教材与国标之间的关系,做到既严密又易于教学。这次电话长谈之后,我不仅感觉俞老师果真平易近人,并不像“规格严格”中所暗示的那样严厉,而且还体会到俞老师是国家标准的制定者和贯彻国标的强力推动者。在这方面,他又做到“规格严格”了。

2003年在我主编《电路理论基础》(第三版)教材过程中,曾登门拜访或电话及邮件咨询俞老师多次,每次都获益匪浅,探讨问题气氛轻松。讨论的问题包括“集中参数”概念的表述方法;电压、电流的阐述;理想变压器的假设条件等等。让我惊叹的是,80高龄的俞老师,思路非常清晰,虽多年不从事电路教学,但对电路基本概念把握的准确程度让我感到无比钦佩,自愧不如。在俞老师给我回复的邮件中,语气谦逊感人,从不忘记问候全家好。偶尔由于事务繁忙,回复略迟,便表示十分抱歉。从此我渐渐地把俞老师视为自己的亲密恩师。俞老师在我送上的教材稿中所做的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和我们探讨问题的往来邮件,我将永远珍存,以此激励我以恩师为榜样,严谨对待学问。

在多次的“全国高等学校电路和信号系统、电磁场教学与教材研究会”或“电工电子课程报告论坛”上,他都作为重要的特约代表参加会议,这是我向他表示问候并向其请教的大好时机,绝不错过,他更是有问必答。会议期间,各位领导和与会代表对俞老师的毕恭毕敬表现,足以说明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除了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外,俞老师的教学贡献还包括多个首次:首次翻译了前苏联教材《电工原理》;首次主编了全国第一套统编教材《电工基础》,共三册,1958-1961年出版;首次组织制定了全国第一份电工基础教学大纲。尤其是他主编的《电工基础》教材,成为我国50年代高教改革后第一套完整的本科电工专业教材,影响深远而广泛,是以后教材建设的重要基础。有一位候选院士对我说,他几次搬家或更换办公室,但不论搬到哪里,他的书架上总摆放着这套教材,已成为其研究事业的得力“助手”,必将伴随他一生,真像是“黄油与面包”。此书对概念叙述的严密性和准确程度至今难以超越,真乃经典之作。当我在教学和科研上遇到难处时,首先想到的就是翻阅此书来寻求答案。它也难离我的案头。

俞老师在教育事业上虽有不朽建树,但他并不是完全凭教学贡献当选院士的,主要是凭他在工程物理方面的卓越成就。他在核弹引爆和导弹遥测遥控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作为教师,他之所以在工程领域也能攻难克坚、产生创新,除归结于他坚忍不拔的毅力外,扎实的电磁场、电路理论、电子技术和数学分析等科学基础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是我听他自己回忆时给出的简单解释。看来,创新还得源于基础,着急不得。

2010年6月,哈工大隆重纪念建校90周年,俞老师又应邀回到母校。应邀回到母校的还有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李长春回到母校最想看望的老师之一就是俞大光,并在其《母校九十华诞感怀》中,重笔颂赞俞老师的崇高品德和风范,并在此前专程到俞老师家中看望。这些举动鲜活地阐释了当代宗师俞大光平凡而伟大的人格魅力。正如有人所说:“吊兰枝条谦逊向下,因此人们把它举得更高。”

俞老师的人格魅力和大师风范,让我深深敬仰。与他结识并受益于俞老师是我的自豪与荣耀,是我宝贵而幸福的人生经历。2011年1月22日,俞老师迎来九十华诞。祝俞老师学术之树常青,晚霞留照最高花!

 

陈希有于大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01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