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有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性别:男

毕业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博士

所在单位:电气工程学院

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办公地点:电气工程学院(海映楼),409室

联系方式:chenxy@dlut.edu.cn

电子邮箱:chenxy@dlut.edu.cn

扫描关注

教师博客

当前位置: 大连理工大学 陈... >> 教师博客

大学那些事

发布时间:2020-10-15   点击次数:


大学那些事儿


2011年3月


  1978年10月末,黑龙江省秋冬之交,我被刚刚恢复的高考大潮泥迹斑斑地卷入了哈尔滨工业大学,从此开始接受高等教育,感受一片新天地,由此也奠定了我今后的人生基础。可以实事求是地说,大学可以塑造人的品格,改变人的前程,但这种塑造和改变的程度是因人而异的。今天距离火热的大学年代已有33年之久,但闭目冥思,当年的朝朝暮暮依然鲜活可辨,这就是因为大学对我的塑造太深刻了,历久铭心。因此,忍不住选出几个片段加以回放,与现实对比,感受时代的巨大变迁。

1、初识校园

  初冬的黎明,南下的列车把我从睡梦中载入了省城哈尔滨市。哈尔滨,这是小时候从大人们嘴里不知听了多少遍的美丽地方,令人向往。那些大人们总是以去过哈尔滨而自豪。去过的人回来便滔滔不绝地讲述在哈尔滨的见闻,成了令人羡慕的对象。如果谁家来了哈尔滨的亲戚,在全村都是很轰动的大事,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某路明星突然出现在闹市街头。

  走出车厢,来到出站口。迎面感受的是,烟雾缭绕,黑衫铁履,汽笛轰鸣。车站设有新生接站处,还未细瞧哈尔滨火车站到底是个啥模样,便被迎新人员快速地迎进了大客车。初次“享受”有人替拿行李和安排座位的待遇,对尚未成年但已学会体察人世冷暖的我,内心充满感激,天气的寒冷一下子便被人世间的暖流所驱走。

  已经来学校报到多日了,可感觉仍像梦境一样虚幻飘渺,这是因为我从未设想过大学模样、从未到过大城市的缘故。走在平直的油漆马路上(乡里人把柏油马路叫油漆马路),检阅着幢幢高大建筑,潮水般的车流呼啸而过,省城真的比县城繁华多了,转动着脑袋两只眼睛也不够用。校园里怎么有这么多楼房?成群的宿舍、连片的食堂、雄伟的教学大楼,还有图书馆、医院、幼儿园、派出所,简直就是个小社会,这可真比高中校园复杂多了、气派多了,这里知识也一定很多。为了文雅地踏入大学校门,家里尽最大努力给我打扮了一番,穿上了最好的衣服和鞋子,但和街上的行人一比,还是明显能看出乡土气息。鞋子由于是布底的,没穿几天,鞋底就被砂轮一样的油漆马路磨漏了。

  由于基础教育那些年所经受的特殊环境,把升入大学作为人生奋斗目标,对我来说是非常不切实际的,也从未有过这种梦想。所以,在真正进入大学校门的时候,并没有感受到特别强烈的胜利喜悦,甚至还阵阵心酸:生活本已艰辛的家庭,父母还要花费更多的费用来资助我,我报到的费用都是借来的;我再也不能帮助他们做活养家了;毕业后也不知道能到哪里去工作。当然,心酸是短暂的,这是感情上难以割舍的依恋。大学一定是美好的,否则怎么会有这么多高人渴望实现大学梦想呢!

  大学和城市对我来说尽是陌生和新奇,好像我刚刚出生来到世上,睁眼一看,一片新天地,周围一切都要从头认识。我将在这片新天地里,与同学们一起完成四年的大学学习,不知苦乐各有多少,慢慢品尝吧。

2、寝室画形

  在报到处简单登记后,班主任何谨老师便把我热情地领到位于第一学生宿舍地下室的新生寝室。一宿舍很大,从容纳的人数来看,大约是我们村人口的8倍,全村人都来这里还住不满一个楼。这个寝室不是事先安排好的,是我自己根据何老师的简单介绍后选择的,认为地下室一定是冬暖夏凉,类似我家的菜窖。当时男生还有一个寝室在一楼,两个寝室按照报到顺序在剩下的床位中自由选择。女生们的住宿条件更加新奇,她们一大部分被安排住在电机楼的中教室,大约30多人一个房间。虽然人多了一些,但早上去教室占座和上晚自习可方便多了,不用走出教学楼。不过,她们也只“享受”半年,后来搬到正规的第三宿舍。中教室主要功能是教学,当时是紧急之下不得已而为之。我入学那年由于是刚刚恢复高考,学校各部门百废待兴,迎新准备不像现在这样周密。正是由于办学条件问题,直到10月末新学期才正式开学。

  先与同寝的同学简单认识一下。他们来自北京、上海、四川、贵州、河北、江苏、湖南、辽宁和黑龙江,呀!十个人来自九个省市。一下子见到这么多南腔北调的异省同学,听他们用方言或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对话,感到十分新鲜。同是汉语,天底下的发音差别竟然如此之大。由此想象,哈工大真是一所全国招生的重点大学。虽然我对它的了解还很少,但从这些同学的来源看,他们本人或他们的老师和家长对哈工大还是非常了解的,家长们愿意把自己的孩子千里迢迢送到冰天雪地的哈尔滨来求学,说明哈工大的办学实力和教学质量深受家长们的喜欢。现在想,考上不同的大学,不仅接受不同质量的大学教育,而且同学的氛围也不一样。与来源广泛的同学交往,知识在不经意间便轻松地丰富起来了,而这些知识都是教学计划之外的。升入大学,不仅能接触更高深的书本知识,而且可以和高素质的人成为同学,二者很难说哪个更重要。

  为防寒,从家里带来了用当年的鹅绒缝制的褥子。这种褥子铺在冰凉的炕上相当管用,柔软、隔凉、隔潮。乡下几乎家家都有几件。同寝的同学看了好生奇怪,不知有何好处。我说最大好处是防止睡觉时身底受凉。问这话的同学,估计家里都不冷。但没想到,学生宿舍比我家暖和多了。冬天,室外零下二十多度,室内却零上二十多度,穿着衬衣都不觉冷,哪里还用的上鹅毛褥子来御寒,只当是让床铺变得更加松软舒适。这样大的温差,大衣或外套是必须的,而我还是老样子,一身棉衣走天下。

  为相互方便,寝室安排轮流值日。当天值日的同学必须提前从教室回到寝室,以便赶在停水之前把所有暖水瓶打满开水,供其他同学使用。开水是定时供应的,22点之后供水停止。庞大的第一宿舍只有地下室和二楼两个热水房。高峰时非常拥挤,要排很长的队伍,不过很有秩序。即便有秩序,暖瓶爆碎的事也是经常发生的。

  当时自来水很不稳定,二楼以上经常无水。一遇这种情况,地下室便格外热闹起来,连走廊都成了洗脸间,叮叮咣咣。我的寝室就在这个水房附近,虽深受影响,但用水方便。

  为确保学生能够按时休息,宿舍定时统一熄灯,这可憋坏了喜欢熬夜的同学。无奈之下便大胆地自接电线,把电从墙上的插座后面引到床头灯上。这个插座不停电,所以要冒险带电作业,胆大加心细。

  随着时间的推移,用过的和正在使用的书籍迅速增多,哪里存放?这些学工的大学生们就是聪明:把木制床板卸下一条,用钢丝把它吊在墙上,不宽不窄,正好一层书架,解决了许多书的存放问题。不用担心卸下一条后是否会影响床板的使用,床板是由多条木板组成的,上面还要再铺上厚厚的谷草帘子。由于这个草帘子的作用,拆掉一条床板后并不影响正常休息,况且卸下的部分只占总数的四分之一。

  周末的晚上,寝室也经常打牌娱乐。小的时候,我也特别酷爱玩牌,想尽办法攒钱也得买付扑克。过年买扑克比什么都重要,盼过年的动力就是可以心安理得地、不受约束地玩上几天扑克,然后便收回心思学习。但自从上大学后,不知怎么的,对玩牌彻底失去了兴趣,甚至也不愿旁观,可能是玩牌的兴趣已被小时候耗尽啦。

  寝室玩牌的打法先是拱猪,后又改成高雅的桥牌。玩拱猪时,喊声雷动,同时伴随重重的敲桌声,管它手中的牌是好是坏,出手要重,图个气氛。我在上铺居高临下地看一会,便转身看书或睡觉去了。通明的灯火,震天的呐喊,我依然入睡无妨。玩桥牌时就安静多了,大家长时间地思考判断,然后轻轻地试探着出牌。在每局结束总结经验时,略有喧哗。

3、班级结构

  全班30人共来自13个省和3个直辖市。黑龙江同学9人,占多数。哈尔滨4人,全部走读,直到毕业。女同学8人。来自农村6人,还是很少的。

  来自大庆的范奇大哥年龄最大,28周岁,带工资上学,令人羡慕。年龄最小的16周岁,包括我在内共4人,另三位1人来自云南,2人来自湖南。这样大的年龄差别也很有趣,都属虎,范奇大哥就像带小弟弟一样爱护着小同学,有两只小老虎形影不离地跟随着范奇这只大老虎。班上学习最好的一定是这五只老虎,其中四位在毕业时考取了研究生。

  班长一直是来自吉林市的张明宇,团支书是来自长春市的刘鹤。范奇由于始终优秀的学习成绩而始终担任着学习委员。来自河南的共产党员陈怀军担任生活委员,每月的饭票和每周的电影票都由他来发放。饭票好说,电影票就有些难办了,票少人多,需要轮流,这又涉及到电影的好坏与票价的高低。爱好运动的贺谢林自然是体育委员。我担当了一年电子技术课程的课代表。

4、饮食余香

   哈工大沿司令街建有四个学生食堂和一个教工食堂。食堂很旧,看来年代很久了。不同系的学生被分配到不同的食堂,凭饭票用餐,饭票是发的,不能通用。精密仪器系(简称一系)的学生和电气工程系(简称六系)的学生被分配在第二食堂用餐。

  主食的供应标准是没人每月30斤成品粮,其中10斤细粮,20斤粗粮。能够吃到的细粮主要是大米饭、馒头、油饼、油条和包子,偶尔也有水饺。细粮中最受欢迎的当然是大米饭,香喷喷的东北大米,没有菜都可以吃得下,让那些南方学生尝到了新鲜,领略到了黑土地的富饶。粗粮品种比较多,有窝窝头、小米粥、大茬子粥、高粱米饭、玉米面发糕等。粗粮中最受欢迎的是带红豆的高粱米饭,如果做得好的话,受欢迎程度不亚于大米饭。

   蔬菜主要是北方的应季蔬菜:白菜、酸菜、土豆、萝卜、粉条、豆芽、芹菜、茄子、西红柿、豆角、蒜苗、蒜苔等,菜价最贵的是红烧肉,4角一份。学校有专用菜窖,储存越冬蔬菜。

  这样的粮食供应标准对常年吃细粮和肉蛋的学生来说实在是太艰苦了。而对我来说却像天天都在改善伙食一样。每月10斤细粮,全年就是120斤,每天都可以吃上几两,大部分菜里都带着肉。而在家里,平均每人每年也就只有大约40斤麦子,约合30斤面粉,逢年过节或来贵客时才可以吃上一顿,大米根本见不着,肉更少见。我生活的那个村,每年还是收获很多小麦,饲养很多肥猪和小鸡的,但大部分都交公了,尤其是质量上好的品种。农民要想杀猪,首先要上交一头合格的肥猪。籽粒饱满、未经霜打的粮食首先要交工,自己只能吃半成熟或发霉的粮食,就像吃康一样难以下咽。嗨!纯朴的农民总是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这种差别只有像我这样,分别经历了农村和城市生活,才能有深刻体会。真正的城里人或真正的农村人是感觉不到的。

  学校尽最大努力改善伙食质量,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稳住教学秩序。首先采取的措施是每周改善一次伙食:红烧肉、溜肉段或肉包子。到了这一天,从早上便开始咽着口水。如果任课老师非常理解地提前下课5分钟,这个老师一定会受到学生的一片赞扬。女同学也不怕吃肉影响身段,亏欠肠胃太多了,管她什么身段呢。

  其次是粗粮细做。把玉米面做成甜甜的发糕,这要比窝窝头好吃多了,一时很受欢迎。

  再次就是购进了一批议价细粮,也就是不用凭票但价格偏贵的细粮。那个年代正好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年代,搞到议价细粮也是很不容易的,说不定还要冒政治风险,被打入资本主义队伍。

寒暑假时,回家的学生可以将饭票兑换成全国粮票或地方粮票。我兑换的粮票都留给家里去用了。家庭条件好的同学,用这些粮票,连同从家里带来的许多粮票,从沿街叫卖的农民那里兑换成鸡蛋或鸭蛋,用于改善营养。我为了改善营养,尤其是解决就寝前的饥饿,有几次特地从家里带回炒面。炒面在农村用来喂养奶水不足的婴儿,充当代乳粉,可以自制,保质期很长。真是什么样的时期有什么样的应对方法。

   学生就餐时要自带餐具,主要是耐用的金属饭碗或饭盒,装在布袋里,挂在门口碗架上。如此一来,“丢”餐具的事便经常发生。这到不是因为学生品质不好,真的想盗窃,而是着急之下拿去借用,又无法和主人打招呼。借用的理由可能是自己来了朋友,餐具不够,也可能是自己的餐具被别人不打招呼地“借”走了,自己也只好不打招呼地再“借”一套,也不考虑是否卫生。不借,如何吃饭呀!如此,便形成了快速连锁“借用”。后来,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也不给别人带来麻烦,干脆把餐具带在身边,口渴时还可用来喝水。走在路上,如果看见身背书包,还有叮叮当当的餐具声,这人一定是大学生。

  根据家庭人均收入情况,制定了不同的助学金标准。来自农村的几名同学由于生活贫困,没有固定收入等原因都享受了一等助学金:每月22元的生活补助,基本可以满足伙食方面的开销,寒暑假再另行交通补助。城里来的部分同学享受二等助学金,还有一部分同学不享受助学金。做这样的分配也是有道理的:农村人对养活城里人的贡献是巨大的,而他们自己却生活在贫困线上,理应得到反补。

  享受助学金的同学,每月盼望的就是发助学金的日子;没有享受助学金的同学,每月盼望的就是家里的汇款,最好月月增加。

5、图书之家

   

    入学教育期间就开始接触图书馆,在后来的学习中更是经常光顾,一是自习,二是借阅图书。位于主楼北面的米黄色图书馆是俄式建筑,分左、右两个藏书楼,其中一部分还用作理化实验室。楼层不高,但楼内空间很高。紫红色大块木制地板,拱形门窗,敦实的楼梯。走在其中就像走在宫殿一样,步伐铿锵有力,回音绕梁,每个人都成了电影中表现的英雄。这就是俄罗斯建筑所具有的强烈衬托性的特点。

因为不了解其它图书馆,不好作对比。凭直观感觉是,图书真多,理、工、文、史,中文、外文,比方砖还厚重的工具书等,一应俱全。一个大学容纳了世界上这么多学问,真是了不起。大学真是知识的海洋,就看航海者如何操舵。

        图书馆有个能容纳20多个座位的报刊阅览室,订购了大量贴近政治和生活的刊物,每天读者盈门,尤其是晚饭后的一段时间。那时,看报的地方很少,而读报又是获 得外界新闻的主要途径。只有少数同学拥有收音机,且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读着这些报刊,就好像打开了外部世界的大门,知道大学外面还有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见 到同学时,多少也有一些关于外部世界的共同语言。中越自卫反击战时,同学们每天都交换前方战况的最新消息和对时局的看法。

         借书过程是这样的:先按分类查找待借图书的卡片,然后按卡片信息填写索书单并交给借书员,借书员凭索书单去书库取书。他们的业务十分熟练,很快就会取回,当 然也可能因被借走而空手返回。12节课和34节课的交接时间,是借书和还书最集中的时间。入学不久,同学们都借来了《莎士比亚戏剧集》、《战争与和 平》、《约翰·克利斯朵夫》、《高老头》、《飘》、《唐吉诃德》、《少年维特之烦恼》、《基督山伯爵》等世界名著。这些名著我都未 曾听说,怎么能想到去借呢?差别太大了。一般图书借期是一个月,如逾期不还,又没申请续借,则暂停借书,还得罚款。有位同学经常拖欠时间,被暂停后就用我 的借书证去借,到时候我还得催促他及时还书,否则我的借书证也要被暂停。

         图书馆自习室也是大家喜欢去的地方,因为相对教室舒服一些,又不受上课干扰,但需要横过大直街才能到达。座位很少,行动需要迅速,否则就没座位了。学习时渴 了,就用折叠杯喝水。不知是谁发明的这种杯子,携带真是方便,只是盛水太少。为减少打水次数,那就再配上军用水壶,也可几个同学共用一个水壶,轮换打水。 这个水壶既可盛开水,冬天还可暖手。

  

6学习风气

  我们这一届大学生,大都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下过乡、就过业、待过业、务过农等,很少是应届毕业生。所以,从经历上就决定了这些学生会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加上高考的正式恢复,学校和老师也十分重视教学质量。内、外因同时作用,学习风气十分浓厚。学习的劲头不逊于高考前复习冲刺的情景。

  大学上课的地点游动性很强,这是大学的教育资源和培养方案决定的。只有第一个学期和最后一个学年安排了班级教室,其它时间都要到公共教室去上课或自习。第一个学期是学校分配的班级教室,这是因为学生彼此之间不熟悉,学生对学校也不熟悉,通过班级教室这个小空间让大家有个适应过程。只有“画法几何”课是在这个班级教室上的。最后一个学年的班级教室,是专业教研室特给安排的,以便于从事专业课教学和毕业设计管理。

  早上的重要大课,前一天晚上就要用坐垫占好座位,坐垫一举两得。为了占座,前一天晚上还得学习很晚,需大部分同学离开教室后才好占座。坐垫也有丢失或被收走的时候,那就再买一个。学生用占座的方式解决座位好坏与起床时间的矛盾。占座虽然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但我在这里用它来反应当时的学习热情。从占座率上还可看出课程的受欢迎程度。

  除少数课程教材短缺外,多数课程都有了相应的教材,但大部分都是文革期间的教材,新一轮的全国性教材建设还未来得及赶上。从英语教材最能看出文革的痕迹,扉页上就是“Long Live Chairman Mao”,“Long Live Maozedong Thought”。书里面与文革有关的例句就更多了。

  大学老师在讲课时不一定完全按照教材进行,可能会选择一些教材之外的内容,所以多数同学都有认真记笔记的习惯。这也是学生积极占座的原因,离黑板近些,可以看得清楚,记得准确。活页纸特别受欢迎,更换方便。如果某个内容课堂上没记下来,课后一定要对照好同学的笔记把它准确地补上。考试前,听课笔记是重要的复习资料。

  多数同学都自习到很晚,需要大楼管理人员出来“清场”方才离去。如遇楼门关闭,需客气地叫来门卫。如遇校门关闭,那就翻墙而过,这个时间大约是晚上10点30。回到宿舍,还得客气地叫来管理员打开宿舍大门,以免挨训。午饭由于人员太集中,通常要排10-20分钟的队,同学们便拿出自制的英语单词卡片,边排队,边吱吱呀呀地背着单词。真是争分夺秒。

  星期日,食堂只有两顿饭,像城市市民一样。早饭是8点钟开饭,如早饭后再去学习,就少了很多时间。因此,爱学习的同学起床后先空腹去教室早自习,开饭时再去食堂用餐。巧妙利用时间。

  那个年代,干扰学习的活动很少,学生每天的主要活动范围简称是三点一线:宿舍、食堂、教室,它们组成一条走不完也走不烦的学习路线。

  考试课在考前一般要安排3天的答疑时间。这3天里,老师几乎被学生紧紧地包围着,有的是自己问问题,有的是听别人问问题,以检查自己的复习漏洞。当然,也有少数善于自学或对成绩要求不高的同学,他们少来答疑。就寝前,寝室便成了讨论的空间,相互考问,交流考试信息,猜测命题重点。这样一来,就算不加入讨论,旁听也有很大收获。

  读大学期间,由于经济条件原因,一直没有带上手表。掌握时间的办法有三招:一是随大家一起行动;二是向认识的戴手表的同学打听时间,同学都愿意告诉,自己也没感觉难为情;三是“偷看”不认识人的手表,尤其是在阶梯大教室里,居高临下,看得很清楚。有了这些招法,上课从未迟到过。大学毕业后买了手表,感觉还是有手表方便。

7、学习工具

  随着专业课学习的深入,复杂的数学计算越来越多。完成这些计算的主要工具是计算尺,用于对数、指数、开方和三角函数运算等。“带计算尺”,这是入学通知书上明确规定的。上大学前根本没见过计算尺的模样,所以到县城随便买了一个极其初级的计算尺,只有半尺长,只能进行乘除和开方、乘方运算,精度还很差,根本没用上。同学们拿出来的计算尺都比我的功能强多了,长度超过我的三倍,还能进行复数运算,真是神了。由衷佩服计算尺的发明者,甚至还讨论过计算尺的工作原理。由于学习的需要,我克服困难,终于买了一把中档次的电工计算尺,基本可以满足课程计算需要。学电路课程时,我用得最多,已经到了着迷的程度,整个暑假都在家里拉着神奇的计算尺,演算电路习题,引来弟弟妹妹的好奇围观。这把计算尺虽然已退役多年,但至今被我保留,已成为那个时代的见证。

  临近毕业时,条件好的同学家里给寄来了计算器,主要是荧光显示的,亮度高、字体大,但比较费电。发现这个东西比计算尺还神奇许多,易掌握,用起来方便、快速,精度高。由于价格较贵,决定不买了,其实班上也就只有2-3人拥有这高科技产品。关柏利是其中之一,我经常跟他借用,互相帮助嘛。没有计算器,宁可向别人借用,也不愿使用计算尺了,差别太大了,不得不喜新厌旧。真是一代胜过一代。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学习产品也是日新月异。就在大家对计算器着迷的时候,松下录放机又登场了,价格不菲,且数量有限。班级只搞到两台。主要用来听磁带、学英语。休息时也用来听听音乐。磁带互相转录较多,直接购买较少,原因是买不到,只能到外语系音像室录制。主要材料也就是《英语900句》,《当代英语》和《新概念英语》。关柏利同学拥有一台这样的录放机,顺便我也感受了一下,提高不是很明显,还得日积月累,什么工具也代替不了自己肉质脑细胞的记忆。

  半导体收音机既有学习功能,又有娱乐功能。用于学习功能时,主要是收听由申葆箐主讲的“星期日英语”和睡觉前美国之音的“英语900句。”尤其是“星期日英语”,它吸引了许多学生,刊登“星期日英语”的电视报都随之畅销起来。上午8点和下午4点各听一遍。当然,用的都是同学的收音机,同学都很欢迎,自己也没感到不好意思。用于娱乐功能时,主要是听评书联播和歌曲、相声等。晚上,在评书《杨家将》播出的时候,学生便走出教室,三三两两来到走廊及拐角处,共用一台收音机开始欣赏和陶醉。着迷的原因,一是评书中的人物和故事鲜活生动,不再是阶级斗争的故事和地富反坏右那些人物,时代虽然遥远,但艺术可以大幅度穿越时空;二是刘兰芳的播讲艺术,口齿伶俐、声音像铜铃一样干脆利索、富于磁性、高潮跌宕,关键处便是“请听下回分解”,让人听完今天盼明天。老师讲课要是有这样的效果该多好。歌曲方面栏目有“每日一歌”、“中午听歌”和每周一次的“听众约播文艺节目”。“太阳岛上”、“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泉水叮咚响”、“妈妈的吻”、“牧羊曲”等,都是从收音机里听来的。听了许多遍,也不知道演唱者长个啥模样,因为没有电视可看。歌曲比较少,所以每首歌都被反复播放,已成为无法抹去的青春记忆。

  学习工具还有电工模板。这是从学习电路课程时开始使用的。在半张A4纸大小的透明塑料母板上,用模具铸出电工领域常用元件的符号,用铅笔或油笔在孔中一描绘,在纸上就画出了规范的元件符号。从这一点便可看出,我们完成作业的态度是十分认真的,连简单的电路图都不去徒手画。

  丁字尺、三角板和圆规等,是机械制图用的主要工具。圆规我是通过上海的同学代买的,他说学习工具上海那里便宜又好。当时,在哈尔滨上海货就意味着名牌货,咱也享受一下名牌。在零号图纸上,绘制绕线机装配图,这些工具轮番登场。

8、电影电视

  为充实师生的业余生活,学校礼堂基本上每周末都上映几场电影,这也是大学期间的主要娱乐活动。但由于礼堂小、师生人数多,所以不能满足人们的自由需要。解决这种矛盾的方法就是限购。系办公室做好计划,在周末前把部分电影票交给各班生活委员,生活委员再发到同学手中。票少人多,需要轮流,又涉及到电影的好坏与票价的高低。还好,大家都很理解。个别实在想看的同学,也常到北方大厦、亚细亚电影院、东北电影院、铁路局文化宫、工人文化宫,甚至纺纱厂等较近的影院去看,但票价要贵一些。非常受欢迎的电影有:《大篷车》、《追捕》、《甜蜜的事业》、《少林寺》、《小花》、《庐山恋》、《桥》、《流浪者》、《未来世界》、《生死搏斗》、《叶塞尼娅》、《冷酷的心》、《悲惨世界》、《基督山恩仇记》等。这些电影不仅内容好看,其中的音乐和插曲也非常好听。虽不是通俗的流行歌曲,但比现在的流行歌曲还要流行久远。歌谱都印成了照片,被小贩街头叫卖。买回来,既可练歌,又可做书签。

  坐在礼堂,居高临下地看着宽银幕彩色电影,可比在秋风和蚊虫的陪伴下站着看露天电影舒服多了。不管有多少盘胶片,电影总是连续放映。不像农村那样,只有一部放映机,中间换片要等很长时间,这时间观众就要打闹。电影正在上映时,突然下起大雨也是常有的事。不过,农村在上映电影之前别有一番热闹,就像过节一样,家家早早收拾完毕,天还大亮就来到上映场地,一是为占据有利位置,二是看看电影是怎么放出来的。

  由于娱乐媒体太少,所以每部电影在上映之后,都要在寝室或教室里被评论很长时间,产生长时间的余热,成为饭后和寝前的重要话题。大家对电影的透彻分析和独特评价,令我惊奇。他们对演员的名字、演员的生涯简历,以及电影背后的故事,知道得很多很多。在议论故事情节时,都不用角色的名字,直接用演员的名字,例如陈冲、郭凯敏、张瑜等。可我惭愧地一个也说不上,只好听着、学着。原来,他们在高考之前,就经常看《大众电影》等电影杂志。城乡衣食差距很大,文化差距更大!

  看电视的条件不如看电影。但在上演某些特别节目时,学校还是尽量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特别节目例如世界杯排球赛、日本电视剧《排球女将》等。满足的办法就是把电视搬到大教室,例如30029教室,30030教室。一到这时,教室便被学生们挤得水泄不通,也顾不得身体的煎熬,尽情享受着女排队员们为国争光带来的精神快乐。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太需要一种坚韧的精神。

9、公共浴池

 相对学生和教职工人数来说,公共浴池太小,且开放时间不足。由于年久失修,所以经常发生故障,导致停止营业。就在正常营业时,也是大家挤在一个池子里浸泡,水上飘着污垢,现在看来很不卫生。淋浴的水,一会凉,一会热,都抱怨搞自动控制的大学,怎么连浴池的水都控制不好。由于容量太小,所以都是早早去排队,为此宁可逃课。早去浴池,人少水好。通常是结伴洗澡,这样可以互相搓澡。有时2到3个人挤在一个水龙头下冲洗,也不管是否卫生。皮肤直接接触,也顾不得嫌弃了,洗去污垢是当时的主要矛盾。去污用品就是肥皂或香皂,没有沐浴液可用。看来,人对困难的忍受能力真是很强的。

 当浴池因故停业时,急不可耐的同学就到市内的浴池去洗,其实那里条件也好不了多少,同样是多人在一起浸泡。

 到了夏天,同学们就在水房里洗凉水澡,方便又凉快。

 这样的洗澡条件,直到大学毕业也没好转。不过,对我来说就算很不错了,总比在家里用脸盆那点水擦澡强多了。

10、体育活动

 学校的公共运动场地有三处:室外运动场、市内体育馆和室外露天游泳池。

室外体育场的跑道是用煤渣制成的。非跑道部分,煤渣也没有了,完全是自然的黑土地,一有降雨,泥水混合,就不能使用了。哈尔滨春季多风,一遇风天,尘土卷地而起,迎面扑来,上完体育课就得立即洗澡。每年的春季运动会和新生运动会都是在这样的体育场举行的。小小的主席台设在办公室的楼上,校领导在此到检阅各路健儿,很是威风。

这个运动场一直是晨练的唯一地方,但管理者经常不开大门,学生只好翻墙而过或从门缝中排队挤入。

到了冬天,这个体育场的功能就发生了变化。在周围架起木制围墙,在上面人工浇上水,水结成冰,便成了哈尔滨市少有的人工滑冰场。冰上教学在此进行,这对南北方的同学来说都很新鲜。来自北方的同学也不宜接触到平整的滑冰场,多数是天然的,高低不平,冰上还有危险的裂缝。冰鞋,这种奢侈的用品,哪有机会享用,甚至都没有触摸过。第一次上课,老师首先传授的就是如何确保安全摔倒,身子略微前倾,避免头部着地。经过一个冬天的冰上教学,大家的滑冰技术都有了很大进步,有的同学已经相当熟练了。对多数同学来说,虽然摔跤是难免的,但更多的是新奇和快乐,并产生许多新的交流话题,达到了运动的更高目的。

  学校有一对兄弟似的市内体育馆,拱形的屋顶,外观也很特别。由于历史原因,其中一个用于仓库,存放着桌子、凳子等杂物,故只有一个用于体育教学。鞍马、双杠倒立、羽毛球、杠铃等课程在这里教学或自由练习。场地虽小,但感觉还是很愉快的,不用经受风沙和尘土的侵扰。

  荣幸的是学校还有两个长50米,宽25米的室外游泳池,一深、一浅。从6月末开放到8月中(即夏至到立秋),用于游泳教学,假期时也用于对外开放。同学们的游泳能力参差不齐,相差悬殊。一些同学几乎是水上精灵,自由泳、蛙泳、蝶泳,得心应手,只需通过运动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就可以了,无需老师再做训练。而另一些同学中,有的水性很差,胆量又很小,不敢入水,老师教起来困难很多;有的水性很差,但胆量很大,老师愿意教这样的,因为很快就会有明显的进步。我就属于这一种。由于从小也经常下水玩耍,所以对水没有一丝恐惧感,何况游泳池是风平浪静的水域。几次课下来后,蛙泳能力从10米到25米,再到50、100米,乐趣随距离不断增加,信心也不断提升。超过100米时,就敢到深水区了。当年的暑假,在家只呆了很少的几天,便急着返回学校,为的就是天天能够下水游泳,感受进步带来的快乐。次年,便大胆地在滚滚的松花江中游泳,当然要有高手陪伴。

   为保护游泳池,冬天要把水放掉。这样,它又有了新的用途。广播体操类课程的教学就在这里进行。站在游泳池里,池壁变成了严实的挡风墙,在阳光的映照下,温暖如春,身体舒展自如。游泳池成了室外运动场的有效补充。

  每年一次的春季学校运动会是大家都很高兴的事,不管是以运动员的身份参加,还是以普通观众的身份参加。这时,可以心安理得地走出教室,离开书本,感受春光,还能改善伙食。如果能增加一天的休息时间,那就更高兴了。检阅时,还能够了解学校的更多情况,近距离看见学校主要领导。但奇怪的是,老天似乎特别给哈工大“面子”,一到运动会,天气便阴沉降雨,导致运动员不能正常发挥成绩,观众扫兴,秩序混乱。被大雨完全中断的运动会也时有发生。我说“面子”是指,哈工大可以在哈尔滨干燥的春天里从老天那里求来及时雨。

  另一项大家比较喜欢的运动是春季环城长跑。在丁香花开的季节里,以班级为单位,男女混合接力。从主楼向右沿大直街、中山路、和平路、和兴路,再沿大直街返回主楼,全长大约10公里。交警要特别指挥交通,为长跑提供方便,围观者站在街道两旁呐喊,学校的长跑变成了社会行动。没安排参加接力跑的同学,便给参加的同学做好服务:拿衣服、送水、跑后搀扶。显然,这样的运动,除达到锻炼身体和提高运动意识外,还能体现班级的凝聚力,增强同学之间的友好互助精神。

11、集体劳动

  上大学之后,集体劳动比中学时少多了,仅有可数的几次,都到了盼望的程度,因为劳动可以更新气氛,暂别书本,放松思维。

  入学的第二年春天,安排加固松花江大堤劳动,地点位于哈尔滨道外区江段。初次靠近松花江,江水并不像在照片上看见的那样清澈湛蓝,感觉像想象中的黄河一样。劳动的主要任务是往汽车上装土。高大的汽车,矮小的身材,铁锹上的土经常不听摆布,楞往身上掉。加上春季天干物燥,黄土就像在打谷场上扬场一样,漫天飞舞。一天下来,个个都成了泥人,皮肤更黄了,好像上帝刚用泥土造完的人类。但这两天的伙食很好,中午是肉包子,还是免费的。

  四年大学生活,这样的劳动仅此一次,一共是两天。上千人的劳动场面,还有隆隆的大卡车,对我来说,感觉非常壮观。虽贡献微薄,但也算是为哈尔滨人的渡汛安全付出了几滴汗水。松花江养育了我们,她有难时,我们要拯救她;她咆哮时,我们要驯服她。

 另外较辛苦的集体劳动是春天擦玻璃,秋天封门窗,冬天除冰雪。但时间都很短,全当是一次体育活动课。由于这一届学生在中学时也是经常被叫去劳动,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所以对召集的各项集体劳动并无怨言。

  擦玻璃包括寝室玻璃、教室玻璃和图书馆玻璃。哈尔滨的窗子都是双层的,一共要擦四个面。学校建筑都是俄式建筑,窗子高、格子多,学生要经常爬上爬下。冬季灰尘大,擦起来需要大量的水和纸,脸盆和报纸成了搞卫生的主要工具。劳动强度较大的,一次是擦图书馆的玻璃,另一次是擦电机楼四楼中教室玻璃。半天下来,胳膊酸酸的。

  秋天封窗子轻松许多。浆糊和纸条都是现成的,在纸条上刷上浆糊,分别粘在两层窗户的窗缝上就可以了。封窗子的事只有北方寒冷地区才有,所以封窗劳动让南方同学长了见识,了解了北方人越冬的方法。

   冬季除雪是一项有趣但又辛苦的劳动,且时间性很强。除了自扫门前雪外,还要到大直街上去扫除分摊的冰雪。不像乡村,这里的雪边下边被车压,硬邦邦的,需要用锹尖耐心地敲击。哈尔滨除雪全靠人力,硬邦邦的冰雪也奈何不住雨点般的敲击。冰雪除净了,道路顺畅了,行人安全了,腰腿也酸透了,汗水也出透了。

12、六十华诞

  1980年6月,迎来了哈工大60周年华诞的日子。校园内外,喜气洋洋;师生上下,分外高兴、无比自豪,因为在四年的求学期间,能赶上整十的校庆是很不容易的事,这不是靠人的努力,全凭时间的运转和机遇的安排。由于文革的原因,已有很多年没有举行大规模校庆了,为鼓舞士气、展示学校的辉煌历史和美好未来,学校早早成立了校庆办公室,联系国内外校友,邀请重要嘉宾。这次校庆庆典是在主楼礼堂里进行的,由于空间有限,故只有各路领导、贵宾和部分师生代表可以亲临庆典现场,其他学生都安排在大教室聆听实况转播。

  校庆期间,改善伙食,出售纪念品,增加两天假期。6月的哈尔滨,春暖花开,气象万千。赶紧利用这两天偏得的假期,走出校园,来到郊外,享受春光,享受假期带来的轻松。

13、大连实习

  1981年7月,按照培养计划,77和78两级同学一起到大连进行毕业实习,带队的是吴文芝、李霄和李铁桥老师。实习单位是大连各仪表厂。

  乘坐一夜多的火车,一大早来到大连。途径东北三省,这是第一次出远门。一路兴奋,不知疲倦。吃住在位于凌水河畔的大连工学院,宿舍掩映在参天的大树下。由于水多草盛,所以蚊子逞凶。第一夜没有认真防备,加上我们这些同学都是新来的,蚊子们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新鲜的血液。虽然用了蚊帐,但还是防不胜防。早上起床时,不少同学被蚊子咬成了双眼皮,成为笑柄。以后便多加防范了:蚊帐加密,再配合蚊香熏赶。

  第一次看见了蔚蓝辽阔的大海,可比松花江宽阔多了。信步海边,海风徐徐,浪涛阵阵,海鸥翱翔,脑海中回响着《大连好》的优美旋律。忍不住捧起海水,送入口中,又涩又咸。以前我们吃的海带和带鱼,原来都是这种滋味的水把它们养大的。这一大湾的海水要是淡水或很容易变成淡水该有多好,这样就可以解决北方城市淡水紧张的矛盾。

 都说海水由于含盐多而浮力大,游泳不易下沉。天热休息时,约几个同学一起小心下海体验一下,去星海公园,也去老虎滩。浮力增大并不明显,不断有大浪袭来,海水起伏不定,要格外小心。不过,海水不像江水那样快速流动,可以就地踩水。只顾新鲜刺激,不管水性如何,真够胆大的,初生牛犊就是不怕虎。记得一次在松花江游泳时,江水几乎把我冲到滨州铁路桥下,那里有致命的漩涡,幸亏两位水性极好的南方学生硬是把我从极度危险中逆流拉上安全地带,至今心有余悸。

   实习期间,已经有了考研的初步打算。所以,白天实习,晚上还要复习考研功课,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主要是数学和外语,准备考研的同学大都是这样。来到灯火通明的第一教学馆或第二教学馆。绿荫环抱,树叶莎莎,蛐蛐欢叫,黑暮下的微风中飘来了温柔甜美的小夜曲,思绪早离开了枯燥的书本。

   第一次看到了知了的奇怪模样,与树皮同色。听到了它们的阵阵叫声,一叫就是合唱,很少独鸣。歌手程琳在《童年》中唱到的榕树上的知了,原来发出的就是这种奇怪的叫声。知了一叫,便是盛夏。盛夏一过,知了便绝。短暂而响亮的一生。

   第一次吃到了大虾、黄花鱼、岘子,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海鲜,它们的味道和猪肉区别很大。海里可食用的动物比陆地多很多。

   第一次看见了哈尔滨少见的桃子,以前只是在电影《大闹天宫》里看见孙悟空大闹蟠桃会,大概知道了桃子的模样。买几个尝尝,怎么是硬邦邦的,还不如香瓜脆甜,王母娘娘怎么爱吃这玩意儿。原来还未到成熟季节,果农抢先上市图个好价钱。由此,桃子给我留下了不好吃的第一印象。待结束实习返回前,再吃桃子,味道和口感就好多了。

  第一次在旅顺博物馆见到了新疆木乃伊。在沙漠中自然存在数百年,真是死而不朽,这是给后人提供的一本深奥的教科书,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人类学家、一般游客,各有不同的阅读。

   第一次登上白玉山,听说还有个万人坑。旅顺、大连,是个饱经蹂躏的地方。日俄为仇,偏偏把战火烧到辽东半岛。原来这里的物产、交通、战略太重要了。现在战火已息,但要警钟长鸣。

   以上只是关于在大连业余生活的闲言碎语,它们丰富了我们在连的日子,丰富了我们的记忆。其实大部分时间还是用在实习上的,但回忆起来又很简单。如果说得太专业了,相信局外的读者也不感兴趣。简单说就是,在各仪表厂,工程师给我们讲授DDZ-2和DDZ-3型仪表的工作原理,参观生产车间,了解生产工艺,并亲手焊接个别部件。看见了神奇的色谱仪,用它来测试溶液中某种溶质的浓度。最后还要认真完成一份实习报告。

 相对大学四年的学习时间,一个月的实习显得极为短暂。但所带来的收获是多方面的,是在书本上、在校园里无法获得的。实习是对大脑知识空白区的一次重要填充。像当年那样的实习生活,现在基本没有了,大都是到企业看一圈就完事。

  辽阔的大海,浪漫的大连,这次再见只当暂别,我一定要再次亲近你。

14、快乐的元旦前夜

 1982年元旦的前一天,除旧迎新的日子。全班同学在专业实验室一起包饺子,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实验室哪有食堂那样的条件,只好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把平时用的脸盆,用去污粉洁净一下,就用来做面盆。实验台擦拭几下,就用作面板,擀面杖是部分老师从家里带来的,这个东西不好用其它东西来代替。同学来自四面八方,包饺子的方法自然多种多样,既互相学习,又互相嘲笑和戏弄。虽然能人众多,但在多数同学看来,我的包饺子技术还是很熟练的,揉面、乾皮、包陷,样样得心应手,因为从七、八岁开始就学着包饺子、做饭菜。

 千姿百态的饺子包完了,没有锅灶,怎么煮熟?从实验室拿来实验用的大功率电炉子,放上平底闷罐,着急时也用上水壶。水壶里的饺子煮熟了,还得费劲地捞出来。果真是“水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不知哪位同学,在饺子里偷偷地包进了辣椒和食盐。结果包食盐的饺子被我“荣幸”地吃到了,咸得我满屋找水。不问肇事者了,只要大家快乐,自己受一会儿罪也值,毕竟不是出于恶意。其实,包饺子,吃饺子都只是一种形式,重要的是相处四年的同学,在毕业前夕,能围绕着元旦和饺子这样的话题开心快乐,能给未来的回忆留下美好的一页。对我来说,这个目的达到了。

  这个晚上首次看见了实验室的彩色电视机,电视节目印象最深的是晚会上一位女演员演唱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它唱出了农村美好的未来,唱出了我的盼望。画面上有绿色的原野、整洁的村落、沸腾的生活,让人陶醉在幸福的音画里。

一直快乐到新年钟声响起,那浑厚的声音,穿透时空,天地共鸣。

15、毕业设计

  大学的最后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毕业设计,这是1982年春季学期的事。我被安排在李碧娟老师小组,同组还有刘鹤与宋大力。我的任务涉及辐射测温系统,这个系统包括电流源、发光体、光电倍增管、放大器和显示输出设备。我的具体任务是用运算放大器F007设计一个测温用的高精度电压放大器,用于对光电倍增管输出的微弱电压进行放大,光电倍增管用于把光信号变成电信号,从而测量高温发光体的温度。

  这个学期,残酷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已成过去,不管结果如何。谋事在人,成败在天。我已经谋完了,现在就看天了。毕业前再也没有考试了,不用枯燥地钻研课本,学业顿感轻松,几乎整天都生活在实验室里,感受实验环境带来的新鲜和快乐。在走廊正中尽头的暗室里,打开基准光源,对放大器的精度和整个系统的精度进行着反复测量。焊工和钳工活也做了许多,制成了放大器外壳。

  除完成自己的研究外,通过交流和学习,从其他同学那里还增长了许多见识:变压器的绕制、印刷电路板的制作、三极管特性的测试、用电视机进行字符显示、振荡器的设计等。研究还有余力,利用身边的原材料,悄悄地在寝室里自制了一个可调式稳压电源,用于半导体收音机。目的主要是出于好奇,想验证一下课堂上学来的电路工作原理,并不是为了节省电池。这种完全出于自主的实验方式特别能提升实践兴趣。

  闲暇时,李碧娟老师还请我们到家里看电视,放松身心。那时电视机太少了,李老师由于爱人有出国经历,免税购买了一台彩电。至于看什么节目,那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看看电视机长的什么样和怎么操作,其实播送什么节目都感到新奇。洛杉矶奥运会就是在李老师家收看的,不过这是大学毕业后的事情。

  在毕业设计期间,电工基础教研室主任马国强老师还悄悄地来到我的实验现场,问我个人的事,也问我正在进行的毕业设计,我都一一进行了回答。当时感到有点奇怪,我不认识马老师,也不知道他是哪个教研室的老师,他问这些为何。事后得知,他的悄悄面试,决定了我是否能被录取为理论电工学科的研究生。天道酬勤,5月份,收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通知书,专业是理论电工,说明笔试和悄悄面试都过关了。又一份沉甸甸的录取通知书握在了手中,金榜题名。为此,特别感谢李霄老师以及电气工程系的冉树成和马国强老师。

  勤奋加好奇,论文答辩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又考取了向往的硕士研究生,由此给大学阶段学习画上完美的句号,精神格外爽朗。饱尝了大学生活的苦乐甘甜,开始幻想新的学习生活。

16、升学请客                                      

  毕业前,我们四位考上研究生的同学宴请全班同学,分享快乐,留住回忆。另3位研究生分别是:范奇,和我一起考取电气工程系研究生;熊宇飞,考取工业自动化仪表专业研究生;郭正玉,考取出国研究生,在国内等待和外语培训共两年后去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有趣的是,这四人中,范奇是全班年龄最大的,其余3位是全班年龄最小的,都属虎,一只大老虎和三只小老虎。

  请客地点选在秋林公司附件的江南春饭店二楼,时间是中午。每人都大胆地喝了许多啤酒。南方几位同学不胜酒量,有些飘飘然了,笑料百出。

  陈学柳因事没能参加,事后我们从剩余的预算给他买了纪念品,请黄声援题字。黄声援边吸烟边动脑,大约一根烟时间,他根据陈学柳的特长,设计出的题词是:“扬己所长,独步诗坛”。看后,我们都大赞黄声援的文学才华,尤其是“独步”和“诗坛”,对我是很新鲜的优美词汇。

17、思乡之情

  我上大学之后大约有三年多的时间都非常想家。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总是摆脱不了家中人和物的影子。家里虽然贫困,但很亲切。入学的第一个元旦,学校放假两天。想家实在心切,利用这两天匆匆回家看看。在以后的时间里,只要有两天以上的假期,我都要回家,尽管回去一次很费周折。每次回去,都要等到最后一刻,坐最晚的火车返回学校。

  第一个寒假过后回到学校时,由于春节的喜庆气氛,使我回到学校后总是寝食不安,甚至后悔上这个大学干什么?离父母兄弟那么远。所以,在开学的第一个周日(当时每周只休息1天),便乘早车回到家里,家里很吃惊,我含蓄地说回来看看,没有表露出想家的感觉。当晚又急急地返回学校,只是在家吃了一顿饭。回到学校后,课程马上紧张起来,思乡之情才被转移一些。到了假期,急不可待地踏上回家的列车,甚至比远道的同学动作还快。

18、同学印记


    谭晓匀  谭晓匀家长是纺纱厂职工,他家到学校与寝室到学校的距离几乎相同,所以感觉不到走读的辛苦,而且天天能吃到母亲做的饭菜。入学不久,我们就很熟了,看见他总好像是看见来家乡邻居家串门的那位哈尔滨人,有一种格外想亲近的感觉。他常约我去他家,时间一长,我和他家成员便都熟悉了。他家的住房条件还不如农村呢,特别拥挤,家家户户,棚挨着棚,巷道狭窄。学习时,我们一起讨论问题,我也常给他占座。借助他的帮助,许多同学在纺纱厂文化宫欣赏了电影《未来世界》。他在体育项目上胆子实在太小,鞍马始终不敢跨越,双杠也十分畏惧,游泳就更害怕了。毕业后分在了龙江仪表厂,两年后又考回哈工大研究生。

    郭明花 郭明花是班级唯一的朝鲜族同学,走读。上学期间与刘鹤形影不离,除非放学回家。毕业前请包括我在内的部分同学到家做客。其它饭菜都忘了,只记得在她家第一次吃到香气扑鼻的大米饭,颗粒清楚,晶莹透白,亭亭玉立,世上原来还有这么好吃的大米。毕业后她分在了哈尔滨制药总厂。现在我们又都生活在大连市。

    高魏 上学前,高魏大哥就是工业自动化仪表专业的工人,所以带工资上学,家住哈市,每天走读。他在松花江边长大,水性很好,游泳、划船,非常在行。一起划船兼游泳去了太阳岛,跟他学了划船要领。高魏还借自身的方便条件,帮助同学购买了许多展览馆的电影票,让同学们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

在毕业那年,高魏大哥结婚,分批请班级同学家中庆贺。参加庆贺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看看不同城里人的生活方式。进门便是一条长廊,两侧是多个房间,长廊上还有艺术画和玻璃镜子。也不知道其他城里人住的是什么样,所以也不知道这是一般水平还是高档水平。在他家吃了一些平时吃不到的美食。李连顺与高魏形影难离,膀大腰圆的高魏就像带小弟弟一样爱护李连顺。

    关柏利 关柏利和我一直住在一个寝室,寝室里只有我们俩来自同一个省,其他同学都来自不同的省市。他常格守一句名言:“书到用时方很少。”不过他所说的“书”既包括掌握的知识,也包括摆在书架上的书。所以他经常买书,主要是课外学习用书,数学、英语、物理方面的书最多。那时买书不像现在这么方便,要事先翻阅图书征订目录,然后到位于秋林公司附近的南岗新华书店去预订。他的这些书和先进的计算器、收录机等学习工具使我受益匪浅。包括我在内,当时许多同学的经济条件不允许购买这些学习用品,当然更主要的是个人消费目的问题。他在数学师资班和物理师资班都有老乡,经常到老乡那里获得教学参考书的信息。《数学分析》(17卷),菲赫金格尔茨著;《数学分析习题集》,基米多维奇著;《普通物理》,哈里德著。这些理科专业的数学和物理教材他都买来用作参考。在他参考之余,我也拿来参考,反正书不像其它用品,不怕翻看,只要不损、不画、不丢就行。有人喜欢他买的书,他当然十分乐意,买书的积极性更高了。

    我不喜欢他的学习方法。原因是,他总是离开老师的教学计划另寻教学内容。轻视教材,重视高深的参考书,以为高深内容会了,教材内容自然也会了,学知识有些操之过急。他的作息规律也不利于在校学习,熬夜和晚起。我一觉醒来,他还在床头灯下学习,提醒后,他才睡去。不吃早饭就去教室还经常迟到,只好我来给他占座。长期下去便招来胃病和睡眠不足的毛病。

他家离学校较近,周末可以回家,顺便改善伙食。回来时,便把带来的食物分给我和同寝的其他同学。在生活方面,他是非常大方的。

    周庆平 周庆平是班级来自上海的两个同学之一。虽然“买”和“卖”不分,但他的普通话还算标准。如果老乡遇老乡,说起上海话来,那我便一点也听不懂了。他完全可以说任何内容,在我面前都不会泄露秘密。在全班里,他在生活质量算是较高的,文化修养也高出许多。入学时就带着半导体收音机机,收听美国之音的新闻广播和英语教学节目,欣赏世界名曲等。入学不久,他就从图书馆借来了《飘》等名著,谈论着《魂断蓝桥》的故事。上学期间,自己始终订阅着各种报刊,例如《参考消息》、《大众电影》、《世界之窗》和《科学与生活》等。其他同学也都抢着分享这些杂志,成了全班喜爱的读物。在一次班级联欢会上,他选择播放了《溜冰圆舞曲》、《蓝色多瑙河》和《邀舞》等世界名曲,我是初次特别专注地聆听这些名曲的旋律。他还会口琴等乐器。总之,他的欣赏水平远高于其他同学,总是世界级的、名著名曲级的。于是,我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他潜移默化的影响。

春节后返校时,他都带回许多扑克牌大小的贺年片。我还不知道这些贺年片的涵义和用途,只感觉很美丽,有宠物、有风景、有名胜、有美人、有艺人等各种系列。看后十分喜欢,非要不可,他也只好恋恋不舍地分给我一部分。上海人特别喜欢黑龙江的大豆,他说熬排骨汤和猪爪汤时离不开大豆,我便从家里给他带来一些。他从上海回来时又给我带来了著名的大白兔奶糖(当时不知道是否著名),以示谢意。

    陈学柳 陈学柳是来自北京的两位同学之一,睡在我的下铺。不愧是来自首都的同学,见识和爱好就是广泛。在他的书架上,文学书籍、音乐书籍远远超过科技书籍,让我大开眼界,顺便也沾光看看。他个人的兴趣是外国文学、音乐和诗歌,但父母不同意他朝这个方向发展,希望他从事科技事业。他父亲的观点是,中国正面临发展经济的重要时期,科技工作一定大有作为,所以把他送到哈尔滨工业大学,他父亲对哈工大是非常了解的。

    陈学柳在学习功课的同时,仍努力在文艺方面进行求索与实践,曾在全校文艺演出时,独唱了“星星索”、“三套车”和“我的太阳”等这样高难度的歌曲,还有诗朗诵等。这些歌曲的名字对我来说都非常陌生,而他能把外国名曲的名字和作者,一口气说上一大堆。他教我们演唱《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等最新歌曲。简谱和五线谱,他都很熟悉,一首新歌,一会儿他就能哼唱了,让我十分佩服,我多么渴望自己也能识谱唱歌。再次感到城乡差别真是太大了。

由于他不情愿到哈工大学习,所以对课程有些抵触,加上忙碌着文艺活动上的各种事情,故经常旷课。但他天资聪慧,考前简单冲刺一下,竟能科科取得满意成绩。

    陈学柳十分活跃,对人友好大方,乐于助人,人缘很好,朋友很多。毕业后回到北京,在中国消费者报工作,这下可以发挥他的写作才能和评论才能。看来,人还是要按照自己的兴趣发展为好,勉强不得。不要随波逐流,要扬己所长。

    范奇 全班年龄最大的同学,自然都称他范大哥,或老范。别看他年龄大,可学习、运动,样样领先。在高考之前那个几乎学业荒废的年代里,他的英语竟然学得那样好,在快班也是领先的。由于出色的学习成绩,始终担任着学习委员,没人能抢得走。他担任学习委员,还不光是因为自身学习好,他乐于解惑其他同学疑难的助人精神也令大家敬佩。身边总是形影不离地跟着23位小弟弟。他学习的特点就是稳步扎实,他常说,只要跟住老师,考高分是很容易的。所以他不多学,就限定在老师讲授的内容之内。他的游泳技术远高于其他同学,根本不用老师训练。他带工资上学,并且已经结婚,经常回家,令人羡慕。他来自大庆市龙凤区,和我回家经过的是同一个铁路线,但不能同乘一列火车。他乘快车,到我家不停。毕业前,和我一起考取了电气工程系的研究生,我在电工基础教研室,他在电力系统教研室。一起上课,一起做研究,又共处两年半时间。

 

    结语:四年的大学生活在人生长河中虽然只是短暂一瞬,但值得回忆的情景用千言万语也难以尽叙。未尽部分就让它们暂存于我的记忆,待慢慢道来。昨天已成今天的往昔,今天必是明天的过去。往昔过去并不全是苦乐,还是一本真真切切的日历。追光不能,却可翻开日历。